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壁藏书

(2016-11-27 06:27:59)
标签:

杂谈

旅游

孔庙

鲁壁

焚书坑儒


http://s6/mw690/001NQEEOzy76IfA9knr15&690
  在曲阜孔庙孔宅故井旁,一面红墙琉瓦、形同照壁的古墙,赫然屹立于故井东侧,其前立有一碑,上镌刻隶书“鲁壁”二字,鲁壁的“壁”字由上下结构写成了左右结构,而且“壁”的“土”中还多了一个点,据说这个“土”字藏点大有玄机。在雄伟壮观、鳞次栉比的孔庙古建筑群里,这面墙既不宏伟,也不高大,但在儒家文化的发展史上,却具有至高无上的荣耀地位,这就是被后世学者誉为儒家文化挡风墙的鲁壁。
  孔子去世后的250多年后,秦国通过变法图强,富兵公元前221年灭亡诸国后一统天下。初并天下后,秦始皇听从廷尉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施行郡县制度。郡县统治的实施有力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全国的统治,但是却遭到了以太子的老师博士淳于越为首一大批人的反对。公元前212年,在一次秦始皇大宴群臣的宴会上,淳于越大胆向秦始皇进言,主张恢复古制,分封皇子功臣为诸侯。时任丞相的李斯斥责儒生不师今而学古,各尊私学,诽谤朝政,惑乱民心。向秦始皇建议禁私学、焚古籍,除了秦国史记外,其余诸国史记一概烧毁,除医药、占卜、农作书不禁其余私人所藏的儒家经典和诸子书一概送官府烧毁,即使国家博士馆所藏的《诗》《书》等书籍也未能幸免。并下令三十天内不送所藏私书到官府,罚筑长城四年,聚谈《诗》《书》的人斩首,是古非今的人灭族。一时间朝野上下,噤若寒蝉;举国之内,血雨腥风。这就是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中的“焚书”运动,“焚书”之举与其说是统一全国思想认识运动,不如说是一场惊天动地的文化大浩劫。
  此时孔家从孔子已传到第九代孙孔鲋,为了不使祖宗的儒学精髓著作付之一炬,孔鲋偷偷将《尚书》、《礼》、《论语》及《孝经》等一批经典著作书简砌于孔子故宅的墙壁内,当然肯定也少不得交出点无关紧要的书简应付公事,尔后自己跑到嵩山隐居去了。孔鲋至死都没有吐露墙壁藏书的秘密,虽然生前无缘将其取出,但使这些经典著作终于免遭一场劫难,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残暴统治的开始,也是秦朝帝国生命的完结。仅仅三年之后,即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自此全国性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秦王朝大厦摇摇欲倾。至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逐鹿群雄,推翻秦朝,平定天下。至汉惠帝刘盈接班即位后,减轻赋税,实施仁政,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在推动经济繁荣的同时,开始废除秦时思想文化禁锢,儒家的思想言论逐渐开始复兴。但由于找不到儒家经典书籍,只能由尚存的老儒依靠记忆,口头传经。经弟子们记录整理,变成了所谓儒家“今文经”,及至文帝、武帝时,儒家学术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区别于儒家古文经典的学术流派。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历史的时针指在了公元前154年,也就是西汉景帝三年,皇帝刘启之子刘馀被封为鲁王,即鲁恭王。鲁恭王在扩建宫室拆除原孔子故宅时,从墙壁里发现几十篇儒家经书,其中有《尚书》、《礼》、《论语》、《孝经》等古典书简。与一般民间所传的经书有所不同,它们不是用隶书书写,而是用蝌蚪文写成的。于是人们便把这些经书称之为“孔壁古文”,自此孔鲋藏书终于重见天日。
  民间传说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时,忽闻天上传来丝竹金石之声,六律五音之美,然后一下子发现了大量的古书典籍。到了金代,人们为了纪念孔鲋藏书,在孔庙里孔子故宅内修建了“金丝堂”,至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重修孔庙时,又将“金丝堂”迁往孔庙西路,而在原址上建起了“诗礼堂”,后来又在诗礼堂之后故井旁增建了鲁壁,作为纪念孔壁藏书的象征性遗址。所以后人在镌刻“鲁壁”的“壁”字时,特意在“土”旁加上了一点,以显墙壁藏书的寓意。
  在秦时“焚书坑儒”黑云欲摧的艰险时刻,孔鲋临危不惧,不顾生命安危,冒险将祖宗经书藏于故宅墙壁内,拯救了中华文化儒家典籍,在中华文化传承中功不可没。所以,鲁壁在孔庙宏伟壮观的建筑群落中,虽然体小貌微,却功勋卓越,是最具纪念意义的标志性建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