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一幅浓彩重抹的封禅文化画卷

标签:
旅游封禅岱庙泰山文化 |
http://s14/mw690/001NQEEOty71K9X0D0N5d&690
一块生成于亿万年前的石头,如果没有被发掘雕饰,它仍然是继续沉睡于山上的一块普通巨石,依然改变不了风吹雨打太阳曝晒命运。但是秦朝一个叫李斯的人在上面雕刻了一段文字,这块石头的命运就随之发生了巨变,被亿万人品读、被千万代瞻仰,于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被当作国家一级文物保护起来;泰山作为中华大地上的一座山,论海拔不算最高、论山势不算最险、论山形不算最秀,但是经过历代帝王的封禅祭祀,泰山在天下群山中具备了九五之尊的地位,有了天下第一山、五岳独尊的尊称,再高再险再峻的山峰都要跪拜臣服于它的脚下。这就是我泱泱中华特有的封禅文化,上下几千年历代帝王对泰山的拜褐祭祀,其实就是一部维护自身千古统治、为自己歌功颂德的封禅历史。泰山南麓的岱庙,就是一个承载了几千年间一幕幕帝王封禅戏剧的大舞台。
我所居住的城市距泰山不远,对于泰山并不陌生,已经游览过四五次了,但每次去都是注重了一个通过“爬”与“登”而到达山顶的过程,从红门步行,或者从天外村乘车上山,或者从桃花峪乘索道上山,觉得只要登上山顶就算到了泰山,但在今年五月中旬游览了泰山南麓、泰安市中心的岱庙之后,才觉得以前的登临不算到顶,真正走过遥参亭、岱庙坊,踏入岱庙正阳门,步入一栋栋殿宇、瞻仰一座座神像、仰读一块块古碑、欣赏一件件文物之后,就象欣赏到了一幅浓彩重抺,展不尽、阅不完的历史文化画卷,才有了真正仰望山顶的感觉,但囿于自身才疏学浅、历史文化匮乏,对泰山文化的山顶只能是仰望,仅此而已!
岱庙是我国第一座采用帝王宫城建筑风格建造的庙宇,也是继北京故宫、曲阜孔庙、承德避暑山庄之后的四大古建筑群之一。岱庙内殿宇楼阁、石碑古树均被城堞高筑的厚重墙垣完整护卫着,城墙周长三华里,高三丈有余,四周有八个城门,每个城门上都有城楼。高大雄伟的正阳门城楼巍然屹立在正阳门的正上方,为九脊单檐歇山顶,棂隔相嵌,琉顶辉煌。http://s3/mw690/001NQEEOty71Ki0Cnrc82&690
南墙共有5个南向城门,正阳门是进入岱庙的正门,处在遥参亭、岱庙坊、配天门、仁安门中轴线上。左为东掖门,再左为仰高门;右为西掖门,再右为见大门。在封禅祭祀时,只有帝王才能从正阳门走中轴线步入,而文武百官只能从正阳门两侧的东西掖门入行,而普通百姓只允许从最左最右的仰高门和见大门出入了。
拾级而上登临城墙,四隅的角楼飞檐琉瓦、气势恢宏。
http://s7/mw690/001NQEEOty71Ko6Qqfse6&690
http://s6/mw690/001NQEEOty71PJNqE7j45&690
http://s1/mw690/001NQEEOty71PJOmttSc0&690
http://s13/mw690/001NQEEOty71Koce3YE0c&690
俯瞰正阳门外的遥参亭和岱庙坊,遥参亭正殿琉顶光芒闪耀,岱庙坊威严庄重。熙熙攘攘的游人正在等待步入城门。
http://s5/mw690/001NQEEOty71Koid6jq84&690
往城内远望,楼阁庙宇掩映在松柏绿树间,远处蓝天下的泰山巍然屹立。
http://s6/mw690/001NQEEOty71Kost9zv95&690
http://s16/mw690/001NQEEOty71Kt1dnIj1f&690
遥参亭为过亭式院落,正殿四柱五梁、九脊单檐歇山顶式,里面供奉着碧霞元君,即泰山老母的神像。http://s12/mw690/001NQEEOty71KtyWIHNfb&690
殿前石印的围栏上,密密麻麻挂满了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铜锁。
http://s6/mw690/001NQEEOty71KtA7Ysl35&690
正殿庙檐下回廊的木制栏杆上,红彤彤的祈福木牌组成了一堵红墙,每个木牌上都写着祈祷、祝愿的话语。
http://s12/mw690/001NQEEOty71KtBbILN9b&690
以往登临泰山,都是直接从红门拾级而上,其实先到遥参亭,从遥参亭向北,沿中轴线前行,从正阳门进岱庙,再从鲁瞻门出岱庙,再到红门,遥参亭才是登临泰山的真正起点。
http://s12/mw690/001NQEEOty71KtCfG8beb&690
岱庙坊界于遥参亭和正阳门之间,建于清康熙十一年。四柱三间三楼式结构,螭吻凌空,斗拱层叠,檐角飞翘,脊兽欲驰。南面楹联“竣极于天,赞化体亢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
http://s16/mw690/001NQEEOty71KAluwF14f&690
从正阳门向内走,迎面是配天门,取孔子语“德配天地”而名。门上悬挂的是当代书法家舒同书额。守门的是一对威风凛凛的铸铁雄狮。
http://s1/mw690/001NQEEOty71KCnKYPma0&690
位于岱庙东南隅有一院名汉柏院,门内巨匾高悬,石碑林立。尤其是有古柏5株,相传为汉武帝东封时亲手所植,已有2100年的树龄。苍劲葱郁若虬龙蟠曲,虽已肤剥心枯,却新枝继生,郁郁葱葱。
http://s16/mw690/001NQEEOty71KD3KalN4f&690
这几株依然郁郁葱葱、几千年不死不枯、具有顽强生命力古柏,是否也在预示我中华民族国运昌盛、国泰民安呢?
http://s4/mw690/001NQEEOty71KD5JMif33&690
http://s1/mw690/001NQEEOty71KD73HeEb0&690
http://s16/mw690/001NQEEOty71KD97fJ59f&690
虬龙蟠曲,苍劲有力。
http://s1/mw690/001NQEEOty71KDapXA4a0&690
http://s7/mw690/001NQEEOty71KDc7ew6a6&690
这块“第一山”巨碑是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所书。石碑高2.72米,宽1.07米,一碑三字,字体各不相同,无论远观还是近看,书法气势磅礴,如行云流水。http://s8/mw690/001NQEEOty71KDdBXGT17&690
http://s11/mw690/001NQEEOty71KDfsgToda&690
从汉柏院往后走,观柏亭下方石壁上镶嵌着几块乾隆手书题刻石碑。
http://s8/mw690/001NQEEOty71KFBVzCL57&690
http://s7/mw690/001NQEEOty71KFHWoiWb6&690
这块由玻璃罩亭保护的石碑就是泰山历史最早的石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封禅泰山时首刻,公元前209年秦二世时又增刻,均为丞相李斯篆体手书。小篆字体笔画简易而形体整齐秀美,现仅存十个残字,弥足珍贵。
http://s16/mw690/001NQEEOty71KFT3fNJ7f&690
汉柏院门口北侧有一巨大石龟,石龟背上驼着一巨型石碑。立于宋徽宗宣和六年,碑文详细记述了徽宗在位期间,增修岱庙的情况。据说驼碑石龟由整块石头刻就,足有四万余斤。千年以来,石龟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它驼着的不仅仅是一块巨石,而是一段中华民族沉重沧桑的历史。
http://s14/mw690/001NQEEOty71KIv5ORD0d&690
到了明代又有人在碑阴增刻了“万代瞻仰”四个朱红大字。
http://s5/mw690/001NQEEOty71KIwg5G444&690
汉柏院北为东御座,是清代皇帝行宫。院内殿宇毗连,步廊环围。
http://s5/mw690/001NQEEOty71KJWXyCw04&690
清代皇帝龙椅。
http://s12/mw690/001NQEEOty71KJXRnhpfb&690
乾隆对泰山非常崇拜,一生曾十次到泰山祭拜,其中六次登顶。留下140多首咏颂诗、130多块碑碣。每次到泰山祭祀,都带去丰厚的祭器。其中,温凉玉圭、沉香狮子、黄釉青花葫芦瓶被誉为“泰山三宝”。
http://s5/mw690/001NQEEOty71KJYZgjy34&690
http://s12/mw690/001NQEEOty71KJZSI2fbb&690
http://s12/mw690/001NQEEOty71KK1h1Pl3b&690
岱庙后院西侧有铁塔一座,明嘉靖十二年铸造,用于记录捐款者的姓名、籍贯等内容。
http://s2/mw690/001NQEEOty71KL8MgEN41&690
岱庙后院东侧有铜亭一座,亭顶亭柱亭窗亭门皆为纯铜铸成。铸造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原置于泰山顶碧霞祠内,内奉碧霞元君。亭顶为仿瓦亭身为仿木结构,设计精巧,工艺精湛。
http://s7/mw690/001NQEEOty71KLa87OKe6&690
http://s6/mw690/001NQEEOty71KLbmerz05&690
现铜亭内设置石桌石凳,坐在铜亭下的石头凳子上,凉风习习,亭台楼阁,绿树环绕,我们享受到了碧霞元君的高贵待遇了。
http://s4/mw690/001NQEEOty71KLcyJ1xe3&690
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位于岱庙仁安门北侧。修建于北宋宋真宗年间。长48.7米,宽19.3米,高22.3米,面积近970平方米。大殿建于长方形石台之上,三面雕栏围护,殿面阔九间,重檐八角,斗拱飞翘,琉璃瓦顶,檐间高悬“宋天贶殿”巨匾,殿内供奉泰山神即东岳大帝。天贶殿与北京紫禁城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华三大殿。
http://s2/mw690/001NQEEOty71KN8uk2B61&690
http://s3/mw690/001NQEEOty71KNgZWjUb2&690
http://s6/mw690/001NQEEOty71KNiN8pvc5&690
泰山神像正上方的“配天作镇”匾额由清朝康熙大帝手书。
http://s12/mw690/001NQEEOty71KNmVJq37b&690
西侧匾额为清朝雍正皇帝手书。
http://s10/mw690/001NQEEOty71KNpIjaxe9&690
东侧匾额为清朝乾隆皇帝手书。
http://s5/mw690/001NQEEOty71KNnR0ig14&690
殿内东、西、北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名《泰山神启跸回銮图》,长62米,高3.3米,描绘东岳大帝出巡的盛况。东半部是出巡,西半部是回銮。祥兽坐骑、山石林木、宫殿桥涵,疏密相间,繁而不杂。
http://s13/mw690/001NQEEOty71KNqOIPO2c&690
http://s10/mw690/001NQEEOty71KNrMkAx39&690
泰山封禅是历代帝王炫耀显赫业绩的政治大典,曾经让很多皇帝心驰神往,相传史前有72位帝王来过泰山封禅。看着天贶殿内精美逼真的泰山神出巡回銮壁画,一幕幕古代帝王泰山封禅的影像仿佛展现在眼前:仪仗引领,鼓号奏鸣,秦代的金戈铁马、汉代的儒风雅乐、盛唐的万国朝冕、北宋的艺术情怀、大清的民族融合……
都说泰安文化在泰山,泰山文化在岱庙,恰如其分。如果您要游览泰山,体验泰安特有的泰山文化,请从游览岱庙开始。
http://s10/mw690/001NQEEOty71KRtZ6T7b9&690
http://s7/mw690/001NQEEOty71KRwdK8mb6&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