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上石坊:雕功绝伦、暗藏咒语的奇异牌坊

标签:
旅游庵上石坊 |
要说庵上牌坊,不得不先介绍下兖州的范氏牌坊。
在兖州从军的年月,每到回安丘老家探亲时,都会有老人询问兖州石牌坊的情况。经过多方打听才知,兖州范氏牌坊分为东西两座,分立于中御桥东西两侧,是为表彰范氏家族一门忠烈而建。兖州石坊建于明崇祯七年到十一年间(1634-1638),两坊雕刻精湛,无与伦比,美名远播,素有“天下第一坊”之称,可惜在文革之初,巍然耸立兖州数百年的范氏牌坊被拉倒、砸坏。
庵上石牌坊坐落于安丘市南35公里的庵上村,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是庵上村马若拙为其兄马若愚之妻王氏立的节孝牌坊,建造石坊的石匠艺人为扬州李克勤、李克俭两兄弟。庵上石坊表现内容丰富,人物、动物、植物、器物、山河无所不有,运用立雕、透雕、浮雕、高肉浮雕和线刻技巧,精妙绝伦。当地素有“天下无二坊,除了兖州是庵上”的民间谚语,除了佩服兖州范氏牌坊的精湛绝伦外,也充满了对庵上牌坊的赞誉和自豪。庵上石坊从设计到建成,前后花了14年的时间。传说李氏兄弟刻完此坊,又被兖州一家财主请去,刻了一座更为完美的石坊,就是范氏牌坊。主人怕其为别人刻出更好的石坊,问:“你们是否能刻出更好的石坊?”,二人答道:“如果有人出更多的钱,自然能做出更好的石坊。”于是兖州的财主在李氏兄弟的饭菜里下了毒,毒死了李氏兄弟。这个传说流传甚广,但是比较一下兖州和庵上石坊的建造年代,就可以看出这事是不可能发生的,兖州石坊建于明朝末期,而庵上石坊建于清道光九年,两下相比,兖州石坊比庵上石坊早建200年的时间。
庵上石坊坐西朝东,通高15米,宽9.35米,为三间四柱结构,分为座、身、顶三部分。整体由多块巨大的石灰岩垒叠而成,接缝严密,浑然一体,宏伟壮观。坊顶为单檐庑殿式。整个建筑造型庄重,规整对称,石坊上部两面均刻“圣旨”二字,正楼匾上分别镌刻“节动天褒”、“贞顺留芳”楷书大字,题跋为“旌表儒童马若愚妻王氏节孝坊”,次楼匾上的刻字分别是“大清道光己丑岁建”。
http://s11/mw690/001NQEEOzy71pVl2tWG8a&690
东面即正面拍摄的照片。顶楼正中匾额有“圣旨”,正楼匾额镌刻“节动天褒”。
http://s14/mw690/001NQEEOzy71pVNpGhfbd&690
http://s6/mw690/001NQEEOzy71pWgGmnr35&690
http://s1/mw690/001NQEEOzy71pWhhPKo10&690
整个坊顶上下三部分,共有12条垂脊,每条垂脊的上、中、下部都刻有1只昂首眺望的没有角的龙头,共36只,传说这没有角的龙叫螭龙,是龙王的第二个儿子。螭龙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的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在坊顶正中位置刻有1只背负宝瓶的麒麟,矫健昂首,凌空欲飞。仔细注意坊顶四条垂脊的尾部向四个方位眺望的螭首,朝向东北方向的螭首与其它螭首形状有异:只有向东北方向的螭首张嘴闭目,象要咬什么,而其余所有螭首都闭嘴张目,眺望远方。
http://s5/mw690/001NQEEOzy71pZvjxre94&690
从东北角拍摄,张嘴的螭首看得更明显,这是咒语之一。
http://s16/mw690/001NQEEOzy71q04XtNRef&690
http://s16/mw690/001NQEEOzy71q0bs9PN7f&690
http://s14/mw690/001NQEEOzy71q0gD4ctdd&690
http://s1/mw690/001NQEEOzy71q0h5MJ290&690
http://s11/mw690/001NQEEOzy71q1pgagO2a&690
http://s4/mw690/001NQEEOzy71q1q1SOn83&690
http://s14/mw690/001NQEEOzy71q2WjN6t1d&690
http://s12/mw690/001NQEEOzy71q2XhJ4Dbb&690
http://s2/mw690/001NQEEOzy71q2YxFsdf1&690
http://s2/mw690/001NQEEOzy71q3076AF61&690
在两中柱内侧顶部、紧贴中间横梁底部,南北相对雕刻了两个造型一致、形态逼真的大荷叶,这是这个牌坊的咒语之二。在两中柱内侧中部,南北相对雕刻了一对形态相同、栩栩如生的蝙蝠,头部冲下,紧贴在中柱的石壁上,这是这个牌坊的咒语之三。在两中柱内侧下部,刻有两尊门神,腰佩宝剑,手持金瓜,相对中空而立,这是这个牌坊咒语之四。
http://s14/mw690/001NQEEOzy71q53or2lcd&690
http://s9/mw690/001NQEEOzy71q54jb9S98&690
庵上石坊从设计到建成,前后14年的时间,据说马家每天要付出银钱三筐,把积蓄的家财用尽之后又卖了100多亩良田勉强维持工程开支,年长日久,渐渐不堪重负,对工匠的照应也越来越走下坡路。为此,工匠把不满情绪刻在了牌坊上:一是螭咬祖坟,马家祖坟在牌坊的东北方向,工匠用意是让螭吃尽马家;二是荷叶挑大梁,重重的横梁用两个荷叶承托,期望马家墙倒屋塌;三是蝙蝠头冲地,古代将蝙蝠寓意为“福”,而立柱上蝙蝠头冲地,意为马家“福到了头了”;四是门神空中悬,传说神则驾雾、人则踏地,而将门神吊在半空,门神还能好好守护马家的家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