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答题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2011-07-22 08:58:26)
标签:
高考历史答题杂谈 |
分类: 答题指导 |
5.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田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二、阅读理解能力极差,不能读懂材料
1.明朝张翰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业仅赖百工
C.农工比重适当
三、获取信息能力欠缺,答案不够准确,甚至乱答一通
材料一
问: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3分)
很显然答案就在材料中,方式是:创办官立事业,可以再概括为官办;原因:“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概括为“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愿望,政府希望通过官办企业,来引导人民创办企业。”
四、审题不过关,不能找出关键的字词
五、语言运用不当,字迹潦草,甚至错误
以上所列,望对部分同学在答题时能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