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学科答题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2011-07-22 08:58:26)
标签:

高考

历史

答题

杂谈

分类: 答题指导

                        历史学科答题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在当前江苏高考中,历史学科是划分等级的,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已大大降低,于是众多的学生不愿在历史学科上花费时间,不愿去思考研究历史,不愿认真对待平时的练习.然事实上,只要用心思考,将历史学科考一个好的等级,是很容易的.学习历史,只需:夯实基础知识,科学规范答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会答题,现将学生在历史学科中常的答题问题列举如下:

 一、不熟悉基础知识,缺乏起码的史学常识

   一些学生对重大的历史事实不了解,对一些重要的史学概念不知晓,遇到提问,完全乱答一通。如2011江苏高考历史试卷选择题第5题,如学生不了解新文化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的时间,极有可能将答案错选成C。原题如下:

5.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田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二、阅读理解能力极差,不能读懂材料

 有不少同学可能是文言文没有学好,对试题中出现的一些文言材料,无法读懂,也就无法正确答题了。如2011江苏高考第1题。此题中有一些词如善、末、令、顾等词须学生理解字面意思,否则无法答题。原题如下:

1.明朝张翰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三、获取信息能力欠缺,答案不够准确,甚至乱答一通

  现行高考历史试题,大多提供丰富的史学材料,而材料会提供或暗示一些答题信息,做材料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时应充分注意这一点。如2011江苏高考第24题第一问: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问: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3分)

很显然答案就在材料中,方式是:创办官立事业,可以再概括为官办;原因:“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概括为“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愿望,政府希望通过官办企业,来引导人民创办企业。”

四、审题不过关,不能找出关键的字词

  本人未参加过高考阅卷,只是参加过市组织的网上阅卷。一些学生将题号看错,将答案答错位置;一些学生所答非所问,让人菲夷所思。

五、语言运用不当,字迹潦草,甚至错误

  部分学生在答题时不能正确使用历史名词,语言过于随意化,口语化;一些学生写的字那可真是龙飞凤舞,更有甚者是乱涂乱画,阅卷老师哪有心情认真评卷,大多数情况下,给个一两分或者0分算事。

以上所列,望对部分同学在答题时能有所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