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叉三”小馄饨
标签:
嘉兴小馄饨越语杂谈 |
分类: 行万里路 |
我又来嘉兴了。
“要不要到哪里走走散散心?”吾友问。
“嘉兴还有什么地方我没去过?”我来了太多次嘉兴,几乎走遍了她的五县二区。
“新塍去过吗?”
“这倒没有。那里有什么?”
“当然不外乎老街和农家菜。要去我们早上早一点去,我带你去吃那里的小馄饨。”
“小馄饨?我只吃大馄饨。”
“很有名的,很多人从杭州、嘉兴开车特特会会过去吃呢。”
“哦?什么店?”
“就一小店,连个店招都没有。店主把自己的小馄饨叫做‘蟹叉三’小馄饨。”
“‘蟹叉三’?啥意思?”
“哈哈,其实没意思,嘉兴话‘蟹叉三’就是‘随便说说’的意思。”
于是,朋友告诉我,“蟹叉三”读作“ha-ca-san”。
“ha”即“瞎”,瞎说一气的瞎,迹近“随便”。
“ca”即“扯”,越语里有“扯乱话”,既有“说谎”的意思,更多的时候是“随便说说”的意思。
至于“san”,我知道,大致是越语的尾词,用于加强语气。
如“吹牛”叫“吹牛三”,“猪头”叫“猪头三”,大粪叫“黄坤三”,事情败露叫“刮三”、“掼三”,等等。
原来如此,“瞎扯三”小馄饨,就是他随便做做、你随便吃吃,大家随便叫叫的一种点心。
我突然很佩服店主的这种心态。
在全社会都在东施效颦地学老外进行品牌建设的今天,有人居然如此调侃自己的品牌,有性格。
“走,去新塍,我喜欢有故事的地方。”
出嘉兴城往西北,驱车十余公里,新塍镇到了。
这里也绝非完全是无名小镇,镇上的能仁寺,还是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近1500多年。那匾额也还是弘一法师所题。
http://s9/bmiddle/6281c1d7g9969587f2dc8&690
那馄饨店就在街边一幢三层民房的底楼,楼上就是店主的家,很不起眼。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上午十点多,吾友说了,还好是周末,若在平时,他们九点半就收摊了。
“远悦近来,生意这么好,何以这么早收摊?”
“他们家才不在乎呢,多少人劝他们去嘉兴城杭州城开连锁店,都被一口回绝了。”
很牛三。
http://s13/bmiddle/6281c1d7g99695d1c49ac&690
说话间,我们已走进店堂,十几平米的店堂只放得下五张方桌,有四张是满的。
席间有当地的老人,也有穿着时尚的城里人。
吾友竟与他们打起招呼来,原来是同行,还是个总监。他们也是慕名而来。
见我面生,立即有人代为店主作热情的义务介绍。
“别看名字叫‘瞎扯三’,生活是一点都不瞎扯。皮子是自己擀的,又薄又凝,滴滴滑。蛋丝是自己摊自己切的,析析细。肉也是自己剁的。”
“摇肉机摇出来的肉是死的,阿拉自家斩出来的肉是有呼吸的。”店主很淡定地搭了一句腔。
有呼吸的肉,头一回听说。
http://s1/bmiddle/6281c1d7g996963c95ec0&690
我抬头看水牌,价格也不是瞎扯的,小碗5元,中碗6元,大碗7元!
当地人很是客气,大家都愿意等,让店主先给我上。
http://s16/bmiddle/6281c1d7g9969756959cf&690
好吃,真的好好吃。
“干吗不弄块店招?我们外头人不好找,”我忍不住要问。
“问一声嘛,镇上谁不知道。”顾客的帮腔。
店主的回答更绝。
“唉,为了这断命小馄饨,一家人恨也恨煞了。没她么空落落,有她么烦煞了。哪有什么心思做招牌。”
我听说,“做做白相相(做着玩儿)”,被称为做生意的最高境界。莫非这——就是?
嘉兴民风,向来有点“钝”。意即忠厚而固执,以静制动,不喜大起大落,只求生命是个有艳阳的长长的好日子。我喜欢。
“要不要隔壁买只大饼,也狠有特色,薄薄的,当中涂猪油,喷香。”
“算了,中饭要吃不下了。”
“我去买一只,”同行的司机小伙站起身来。
五六分钟后,司机回来了。
“很贵嘛,三元一只。怪不得大饼摊老板抽的是中华牌香烟。”
大家笑起来。
http://s1/bmiddle/6281c1d7g9969467e4160&690
看他吃得那么香,我有点后悔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