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徳锋:我说(甘肃省书协主席)林涛【特别推荐】

(2020-04-07 10:54:02)
分类: 书家评弹

傅徳锋:我说(甘肃省书协主席)林涛【特别推荐】

林涛1966年生于陇西,1990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从事医疗工作十一载。2001年弃医从艺,调入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工作。现任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甘肃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西北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甘肃省文史馆研究员,兰州市政协委员。

     书法作品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七、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第三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第一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中国六十年代杰出书法家精品展。

     获敦煌文艺奖一等奖、甘肃省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入编《书法报》兰亭诸子海选。出版作品有:《林涛书法艺术》、《中国当代实力派书法家---林涛》、《醉墨当歌----林涛行草书作品集》。

 

我说林涛

 

傅德锋

 傅徳锋:我说(甘肃省书协主席)林涛【特别推荐】

我与林涛先生(左)2016年在金塔参加汉简书法论坛期间一起参观胡杨林时合影。


我与林涛先生认识,一开始源于我前些年给甘肃省书协内部刊物《甘肃书法》投过几篇文章而他既是省书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也是该杂志的执行主编。后来也和他有过几次接触,但互相之间还是缺乏深入的了解。

傅徳锋:我说(甘肃省书协主席)林涛【特别推荐】

后来我应邀去兰州参加省书协召开的学术委员会议,在开会期间和他进行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交流,方知林涛先生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我说了一些对待书法诸多问题的个人观点,他也表示非常认同。再后来,我与林涛先生的接触交流就越来越多,互相的了解和交往也就更加深入了。

傅徳锋:我说(甘肃省书协主席)林涛【特别推荐】

因为同在甘肃的缘故,我对林涛先生的书法作品还是比较了解的。他不仅在书法上有较高造诣,在文章、诗歌写作方面也出手不凡。他之前是从事医务工作的,自小在其父影响和督促下临习柳公权《玄秘塔碑》。后来,由于性格原因,不安于唐楷过分规矩严整的法度的束缚,开始描摹王羲之《兰亭序》和怀素《自叙帖》,特别对魏晋人精美的点画结构和萧散简淡的精神气韵心向往之。

傅徳锋:我说(甘肃省书协主席)林涛【特别推荐】

后来他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对米芾、王铎行草书的学习上,米王书风的那种酣畅淋漓的气势与他的性格颇为契合,因此,学起来也就比较得心应手。另一方面,当时书坛上,米、王书风非常盛行,这源于米芾、王铎的书法尽管也出自于二王,但米字“振迅天真,八面出锋”,而王铎的行草体势连绵,气韵畅达,较之二王作品,它既便于放大书写,也更方便作者自由发挥。这样的作品视觉冲击力强,在展厅当中容易出彩。而林涛对米芾、王铎书法的追摹,则更多是个人喜好所致。除此之外,他还对张瑞图等明清书家的作品广泛参悟,融会贯通,以利生发。行草书以外,汉隶经典也是他取法的主要对象,这不仅可以拓宽书路,同时也可以促进行草书格调品味的提升。

傅徳锋:我说(甘肃省书协主席)林涛【特别推荐】

从林涛的行草书作品来看,基本基调还是本于二王,但主要取法米芾、王铎的迹象尤为明显。经过长期的磨练和对传统文化的全方位关注,他的书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洗练、畅达、雄浑、灵动是其主要特点。而他的隶书则呈现出古朴、端庄的自家面貌。他写隶书,很少像当下某些作者那样,在刻意求变的思想意识引导下,极力造作,扭捏作态。这也是当下隶书创作的一大恶俗,隶书发展,长此以往,前景堪忧。林涛对此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他尽可能保持汉隶古朴雄浑,自然随意的精神实质,突出书写性,融入自己对隶书的理解。

傅徳锋:我说(甘肃省书协主席)林涛【特别推荐】

由于林涛担任着省书协的主要领导工作,因此,他对书法的态度就与一般作者大有不同。不仅要在临摹与创作上下工夫,还要在书法理论和书法教育教学、组织引导等等方面广泛涉足。

傅徳锋:我说(甘肃省书协主席)林涛【特别推荐】

他在一篇文章中把自己的学书和教学理念总结为如下三点:一是注重书法人生的生命修为。他说“书法作为书法家思想的载体,最终表现的是书法家的人格力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待工作和生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对待每一次创作,都要以真心相许。”这话不错,离开了“真”,艺术只剩下矫情,何来品味格调?二是提升书法创作的文化含量。他说:“20世纪许多书法大家同样是文化大家,沈尹默、林散之、启功、赵朴初等,其书法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含量使其同辈望成莫及。见贤思齐,我时常将自己作品的与前贤对照,苦于自己的愚钝与渺小,也时常为自己忙于事务占用太多的读书时间而倍感苦恼,但即使是这样,每有读书所悟,我仍力求将这种所感所悟表现于自己的创作当中。”这种认识,无疑是非常正确的,缺乏文化的支撑,所谓的书法,只能沦为笔墨游戏三是拓展书法教育的本质内涵。他说:“……书写技法的提高值得可喜可贺,可我常常思索,我们一味追求技法的强化训练是否正确。在当下展览效应的促使下,速成班、魔鬼训练营、国展特训班等应用而生,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入展、获奖,难道是书法学习的本质?”作为一个书法教育和协会的组织工作者,这样的追问和思考是是非积极有益的。包括书法教育在内的任何教育,一旦偏离了本质精神,教育就会只剩下一个空洞的形式,贻害不浅。

傅徳锋:我说(甘肃省书协主席)林涛【特别推荐】

林涛在这种思想引导下,为甘肃书法的发展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他在奉献他人的同时塑造自己。因此,他的未来会有更大空间。

傅徳锋:我说(甘肃省书协主席)林涛【特别推荐】
本文原载《青少年书法报》,系8年前旧作。此文是我当年为《青少年书法报》撰写的《墨海飞鸿——历届国展书家系列评论》之一。当时林涛先生还是甘肃省书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傅徳锋:我说(甘肃省书协主席)林涛【特别推荐】

傅德锋,书法家、艺术评论家,多家书画报刊专栏作家,别号海岳道人、醉墨先生、大漠居士,斋名古风堂。1970年生于甘肃省张掖市。研究各体书法20余年,临池不辍。喜作草书、隶书和榜书。书法作品曾参加香港等地的拍卖会,并被诸多文博单位和私人收藏。

创作以外,致力于书法理论、批评研究。2005年至今,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书法》《书法》《中国书法报》《中华书画家》《青少年书法》(青年版)《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羲之书画报》《印说》《书画世界》《书法赏评》《中国书画》《中国书画博览》《投资收藏》《收藏界》《鉴藏》《品艺》《东方艺术》《陇东书画》《甘肃书法》以及《北京晚报》《江西日报》《甘肃日报》等数十家报刊发表1300余篇约300多万字的书法理论批评文章。代表作《当代著名书家20人系列评论》、《当代篆刻20家系列评论》、《当代中青年书法20家系列评论》、《第一阵营——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系列评论》《墨海飞鸿——历届国展精英系列评论》在《青少年书法报》、《羲之书画报》、《中国书画报》连载,引起轰动效应,并和很多著名书法家进行系列访谈、对话活动。

曾应邀出席“书风·书峰——2011年浙江当代名家作品展学术研讨会”、“首届中国书法联盟论坛”、“首届平凉书法论坛”、“深圳·大观书法论坛”、“中国书协新闻宣传研讨班”、“全国第六届兰亭奖”等学术活动。被几十家专业报刊和网站聘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学术总版主、学术主持等。《中国书画博览》《青少年书法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法》《鉴藏》《甘肃经济与信息》《甘肃美术》《视界》《张掖日报》专业报刊以及多家电视台、网站等曾作专题专栏介绍。2012年出版《书坛观察——傅德锋书法篆刻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等。成功策划并主持举办“大美张掖首届全国知名书法家作品展”等展览。被《书法》《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报》《中国书法报》《书法研究》等十余家书画专业媒体联合评选为“2016年度中国书法风云榜书法批评人物”(全国仅一人)、曾担任“20172018年度中国书法风云榜评委”。

2019年,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书艺纵论》《书坛论道》《书家评论》《第一阵营》(共约200多万字)四本个人书法评论专著。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学术班成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甘肃美术》艺术总监、张掖市政协常委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