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壬式天盘的天文依据(二)

(2013-09-27 19:11:11)
标签:

365

                 六壬式天盘的天文依据
                          (二)

      五、日躔宿度的推算

    按《古微书尚书微考灵曜》云:“冬至日月在牵牛一度”。《旧唐书》载:开元十二年甲子(公元724年),冬至日在斗十度。以上皆有度无分,惟《景佑六壬神定经》采用大宋崇天历,均详载周年二十四节气日躔某宿几度几分(古一度为100分)。景佑元年甲戌(公元1034年),冬至在斗六度二十六分。今以此为据,按现代天文学每年岁差 50″2564 计(现代天文学周天分为360°,一度60分,一分60秒),等于0.0139601度,约71.63年累计相差一度。按、中国古代天文学周天365 度计算,则约70.6年相差一度。自古代冬到日躔牛宿一度时起,至宋景佑元年冬至日躔斗六度二十六分(1+26-6.26=20.74),己相差20.74度。自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至公元1990年共956年,又积岁差13.540401度,二者相加共34.280401度。即自测定冬至日躔牛宿一度时起、至1990年冬至,己相差三十四度以上。

      1 + 26 + 11.25 – 34.280401 = 3.969599

即自牛 1度、加斗26度和箕11.25度,减去岁差所积度数,得箕宿 3.97度,就是1990年冬至日躔所在宿度。王力在《古代汉语》‘天文历法’附注中说:“现代天象和古代不同,现在的冬至点在人马座(相当於古代的析木)”。这和以上的宿度推算基本一致。现将近期内周年二十四节气日躔宿度列表如下:

                     一九九0年前後节气日躔宿度表

节气

日躔宿度

节气

日躔宿度

立春

女宿4度

立秋

柳宿6度

雨水

虚宿7度

处暑

星宿6度

惊蛰

危宿12度

白露

张宿14度

春分

室宿11度

秋分

翼宿11度

清明

奎宿1度

寒露

轸宿8度

谷雨

娄宿0.47度

霜降

角宿7度

立夏

胃宿3度

立冬

氐宿1度

小满

昴宿4度

小雪

房宿1度

芒种

毕宿9度

大雪

尾宿6度

夏至

参宿6度

冬至

箕宿3度

小暑

井宿12度

小寒

斗宿7度

大暑

井宿27度

大寒

斗宿23度

                 注:本表节气按周24等分(平气法)计算。

   

   本表日躔某宿,‘度’以下的小数,即不足一度者均未记。这是因为:

    1、随着岁差的递增,其积数逐年皆有不同。

    2、岁差积七十多年才相差一度,这样在短时期内对六壬式月将的应用,影响不大。

    3、从节气所在的宿度,推算日躔过宫,用整天数计算即可。所以小数皆略去不计。

        六、月将起用日期的推算

    月将的起用日期,按二十四节气的日躔宿度,结合十二宫次所含起止宿度来推算;即从节气所在宿度,推至某宫次所起宿度便是。

    例如:庚午年十二月二十日立春(1991-2-4),日躔女宿4度;而星纪(大吉)终於女7度,玄枵始於女8度。从女4度顺推至立春後第四天,即十二月二十四日,日躔玄枵初度,开始起用神后月将。其他月将的起用日期皆用此法推之。现将近期内十二月将的起用日期推列如下:

        神后(子):立春後第四日起用。

        登明(亥):惊蛰後第四日起用。

        天魁(戌):清明後第四日起用。

        从魁(酉):立夏後第四日起用。

        传送(申):芒种後第三日起用。

        小吉(未):小暑後第四日起用。

        胜光(午):立秋後第三日起用。

        太乙(巳):白露後第四日起用。

        天罡(辰):寒露後第四日起用。

        太冲(卯):立冬後第四日起用。

        功曹(寅):大雪後第四日起用。

        大吉(丑):小寒後第五日起用。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历来壬遁书中所称的“正月将登明”,现在己成为二月将,而“神后”却进而成为正月将了。这是因为古人在创式定名之时,恰好冬至日躔牛宿一度,正当是星纪(丑宫)的中点;冬至乃十一月之中气。因此,当时的日躔过宫与每月节令相一致,即正月立春节日躔诹訾初、起用登明将;二月惊蛰节日躔降娄初、起用天魁将………十二月小寒节日躔玄枵初、起用神后将等。用岁差上推,这当是在二千四百年前的天象,可能是战国时期甘、石二氏所测定,与现在的天象己相差34度有奇。黄道十二宫次,按周天365 度计,每一宫为30.4375度,相差了一个宫次还多3.8度。所以现在不仅十二月将退行了一个宫次,而且起用的时间又推延到了每月交节後的四天左右。且古历向有“三正”之异,春秋战国时期历法尚不统一,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始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所以用式者当以节气为准,勿拘于“正月”、“二月”也。

    不拘于原来所定“正月将登明,二月将天魁………”,而以当时的实际天象为准,这在宋《景佑六壬神定经》己经这样做了。如前所引,宋景佑元年甲戌十一月二十一日起用“大吉”将,就是明确的例证。现在的正月将是“神后”,约在1877年以後(即公元3867年),又将是“大吉”在正月立春日起用了。这是天象演变的规律,无足怪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