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直面江苏高考改革及“3+3”新模式

(2014-07-28 23:09:09)
标签:

高考

江苏

教育

校园

分类: 【教育•文化】

  

感谢博乐诗雨将此文推荐至草根名博【青葱校园】栏目

 

 

    近日,江苏省委党校举行的“全省高校书记校长培训班”上传来消息:江苏省高考新方案已经确定,新方案采用“3+3”模式,即语数外三门必考,而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生物、地理任选三门。据权威人士称,经过多方调研,目前关于高考科目的意见已达成共识,“3+3”模式基本确定。根据至少提前三年发布政策的原则,新方案争取秋季开学前公布,力争2017年实施。

  其实对于江苏来说,这已不是第一次高考改革,作为经济大省和教育大省,江苏一向是中国高考改革的试点。从大高考到“3+2”高考模式,再到目前的“高考+小高考”模式,十几年来江苏省已经历了两次高考改革,而这一次则是第三次。前两次改革并没能在全国推广,只能说两次改革是不成功的,那么这一次改革又会给考生带来什么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

  2003年江苏省高考首次试行“3+2”模式,首先在全国拉开高考改革帷幕,为此教育部单独为江苏命题,同时为了配合国家有关提倡公平教育,实行将高考自主命题权逐步下放的政策。至此“大理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和生物计七门)、“大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和地理计6门)高考模式在江苏宣告结束。从7门或6门减少为5门,应该说“3+2”高考模式的实施确实是减少了学生的负担。

  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江苏再次实行高考改革,在“3+2”模式基础上加考另外四门科目,四门每考一个“A”加1分,考“4A”则加五分,这就是所谓的“小高考”制度。同时高考只有语数英三门算总分,选修两门不再算总分而是按等级计算,并规定上本科(包括一本和二本)选修科最低达“2B”,很多名牌大学则把标准提到“2A”。也就是说高考三门考得再高,选修科达不到标准一样上不到理想大学,对此改革有关部门美其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姑且不论这里的所谓综合素质并非“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就此改革的弊端不言而喻:首先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从五门到九门;其次对于学生来讲不公平性更大,因为如果考五门,有一门考得不好,其它四门考得好还能将总分提上来,而现在三门算总分,如果一门考不好,靠两门提总分很难。同时即使三门总分考得高,如果小高考四门有一门不过关,或者选修科有一门考不好,上大学也就悬,就比如宝应今年高考状元王某某就因为选修一门是“C,而差点上不了本科。

  最后我们再来看即将实行的新高考:首先,从9门变成6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负担;其次,因为取消了小高考,同时选修科计入总分而不再计等级,所以也就不会因为一门考不好而影响整个高考;再次,6门选3门也真正使文理不分科,也不存在理科必须选物理、文科必须选历史政治,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选择余地。所以说,新高考制度虽然并没能改变中国应试教育,但也算给高考制度带来一点新气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