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iddle/627fe614ga714ce4256e8&690
与豆爸豆妈相约今天中午在金汉森聚餐,顺便见面交流一下在育儿方面的心得。
当我还在赶往聚会地点的路上时,天空就开始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因为路面变得有些湿滑,本来就不宽阔的闵子骞路也开始变得有些拥堵。心里不免有些着急,总感觉让人等我过意不去。
匆忙赶到时,豆爸一家和郑老师以及他的女儿早就等候在那儿了。虽然是初次见面,但好像彼此已经非常熟悉。豆爸的热情好客,郑老师的大方稳重让我感到没有丝毫芥蒂拘束,好像久违的朋友能够畅所欲言。豆豆妈妈的性情更是宽容良善,待人谦和,当我们几个人的话匣子打开时,我总能感受到来自豆妈和我心灵上的共鸣。
http://s1/middle/627fe614ga714e060ce20&690
金汉森的食物很丰盛,时令蔬果,各色炒菜,不同口味的饮料以及品种繁多的烤肉,让大家吃得尽兴满足。豆爸和郑老师享受着冰镇扎啤在夏季里带来的清凉舒爽,更是开怀畅饮。
这次聚餐,我们聊得最多的还是有关孩子学习的话题。每个家长都处在一个共同的教育体制之下,这是个不辨的事实,只是每个家庭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和所处的教育背景不同,每个家庭对各自孩子的要求不同,所以,在谈论的过程里每个人都极力阐发自己与众不同的育儿观点。
近两个半小时的交谈,让我们的话题涉及到了孩子的择校升学,成绩的优劣,能力的培养,以及奥数的学习和各色培训班的选择等等。
在交谈的过程里,每个家长都在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也在忙着滔滔不绝地诉说和穷辩。当我们醉心于这场颇有趣味的讨论和激辩时,我发现身边的两个孩子豆豆和鹄鹄只能可怜地静静地旁观着,在开始的那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没有让孩子参与发言,因为我们都在抢着说话,孩子们像局外人一样被冷落了好久。后来,豆豆和鹄鹄在家长的追问下才简简单单的表述了自己的一部分想法和观点.只是我多少感觉孩子的想法仿佛多了些被左右的成分,少了些张力。
我在观照自己的言行,是否在平常的生活中给孩子不自觉的灌输自己的思想?是否强迫孩子接受我为她精心规划和打造的所谓美好的前景蓝图?
一个人活着,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要保持个性的自由。父母的责任是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助他们建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而不是帮他们在人生之路扫除障碍,为他们铺就一条平坦的大道。对待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如果能保持一颗无为而为的平和心态,命运之神就会青睐眷顾你,你就会体会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绝妙境地。这不是无知的迷信或者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而是无限宽广的心量与大自然力量的感召。
我想,无论我们的孩子处在何种在我们成人看来多么糟糕的教育境地里,他们都应该如实的去面对,勇敢的去承担。父母的责任就在于培养我们的孩子拥有一颗坚强和无比宽广的内心,让他们做一个不受命运摆布的真正的主人。
我想,今天我们几个成人之间的谈话,在孩子听来,完全不是他们内心对交流的期望(我们并没有让孩子参与和交流)。通常当家长在交流中处于强势和操控状态时,孩子只能选择沉默或回避。我在思考,以后,如果再有机会,一定要多给孩子发言的机会和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倾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才能更好的解读孩子的心灵。
在这场聚会中,豆豆爸爸说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太累了。我附和说道:是啊!能不累吗?我想不是身累,而是心累吧!
现在的家长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一旦孩子的表现不尽如我意时,家长就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慌不择路,到最后孩子和家长都被折腾得身心俱疲。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台湾郑石岩老师讲过的一个颇为发人深省的故事:
在一个家庭里,有五个主人,他们雇佣了一个仆人。仆人按照主人的吩咐尽心尽力地去做事,但却不能满足所有主人的要求。仆人被主人吆来喝去,辛苦忙碌却受到主人不停的抱怨。最后,这个仆人被这五个主人折磨得身心疲惫,奄奄一息。
郑老师告诉我们,这个仆人就是你,这五个主人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做不了心的主人,整日被所见,所思,所想,所行左右着,奔波忙碌着,疲惫着。
禅家的格言是“万法唯心造”,一切的心理现象都是主观的意识所造成的。禅者所重视的是醒觉与自在,而不是对色受想行识的依赖与安慰。
一个人的生活是我与境之间交互作用。如果我“作得了主”,那么我就能够“转境”,能够有效地处理事事物物。待人接物也就贴切得当,自己也就能够清楚的思考,那就是醒觉。由于醒觉的人不会被欲望、色相、成见等五蕴所蒙蔽,所以他能看到真实的一面。他能了解自己,也能了解别人,能洞察一切事物。所以他是主动的,是如如自在的过如实的实现的生活,他能让自己做到身忙心闲,永远也不会感觉到在世间的累,而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自在和清凉。
在我们家,老公对孩子的教育非常宽松,他从不抱怨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而总是以欣赏的眼光去鼓励孩子,亲近孩子。老公之所以有如此的教育理念,应该和他年轻时曾做过船员,跑遍全球,遨游四海,具有非常开阔的眼界有关吧!所以,孩子的学习和功课都是我一个人在操心。
在老公看来,我对孩子的要求已经非常严格了。但是,就在被老公评价为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的我来说,却总是给在一起交流的家长们留下一种印象:那就是我这个人对孩子太宽松,教育方式和理念太理想了。也许是因为,我对孩子在学校里的考试成绩从不做太多的要求,只要孩子尽心尽力了我就知足了,也许是我对孩子将来能否进入重点学校学习也从来不考虑那么多那么长远,我所在意的是我的孩子是否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个性的自由发展以及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快乐!
今天,当我把这种观点再一次表达出来时,我与郑老师的教育观发生了冲突,最后被郑老师批评了一句:“站着说话不腰疼。”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如果郑老师看到了,千万别生气。)
郑老师的女儿鹄鹄学习非常优秀,几乎每年都能评上三好生,他们的目标是想让孩子升入理想的中学。而升入好中学的门槛是有硬件要求的,不外乎学习成绩要好,必须要在小学里评上多少次三好生等。由于我不了解他们的目标之高,所以,我的观点当然不适用于郑老师的女儿。因为照我这样教育孩子,要进入理想中的中学那简直是太难了。
当我把今天的回忆变成文字记录下来时,我也在不断的思考,也在修正自己教育孩子的航标。在这个记录,思考,反观,修正的过程里,我才能发觉自身的不足,才能弥补自身的缺陷。在这次聚会中,无论是郑老师还是豆豆爸爸和豆豆妈妈,他们都有各自鲜明的育儿观点,我想,在育儿上,没有绝对的是与非,只有不同的立场和观念。存在着的就是合理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
http://s2/middle/627fe614ga7156433e681&690
这些年以来,人们对传统教育理念在不断的反思,争论也愈演愈烈,从今天我和豆爸以及郑老师的交谈就可见一般。不难看出当前众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艰辛的付出和内心的煎熬。
面对现在的教育现状,家长们一面疼惜功课繁重的孩子,一面又不得不逼迫孩子学更多的知识或者特长。我也不例外,虽然我头脑里一直有比较西方的育儿理念,但我还是不免随俗的让自己的孩子上各种学习班。我现在的心态可谓是,在清醒中盲目着,又在盲目中反省着,然后又在似醒非醒中矛盾着。
国内外都有许多在教育上非常成功的例子,比如虎妈的教育方式,郑渊洁的教育方式,上海“猫爸”的教育方式,还有黄思路,刘亦婷等诸多成功教育方式。但,每一个成功者都很独特,每一种教育方式又不可复制。最重要的是,我们培养孩子到底怎样才算“成功”。
我觉得虎妈的回答很棒:“成功是指我非常爱我的父母”如果,你的孩子变成了“哈佛男孩”或“哈佛女孩”,却把你彻底遗忘,你觉得这算成功还是失败?
这场聚会,带给每个人的收获和感受都不一样。有一点,我很欣赏郑老师能够让他们班上那么多的孩子喜欢他,愿意把本应该对父母倾诉的心里话信任的告诉他,我想这才是真正了解孩子,懂孩子的心灵工程师,郑老师的成功是值得家长和老师思考和学习的!
与您分享虎妈的观点:
1、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环境,也就会需要不同的教育模式,但核心在于平衡,过于松散的环境就要对孩子更严格些,太严厉的环境就应该放松些。
2、
现在很多中国学生比同龄的美国ABC优秀很多了,和几年前的学生相比进步很大。所以,中国的父母不要盲目学西方的教育理念,西方社会现在有很多问题,中国父母还是要在传统的中国文化教育基础上继续发展,兼容并蓄,用跳出盒子的思维看待问题。
3、 美国学生的团队合作性很强,从小就开始项目的团队合作培养。中国学生就关注自己碗里的一块肉。
4、
作为一个好妈妈,应该知道孩子的能力所在,他的潜力在哪里。
5、 中西文化融合对家庭教育有很好的效果,对孩子的价值观是一个很好的平衡,既能激发孩子创造和快乐,又能对孩子有一个很好的管教。
声明:本文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冒犯之处,望请豆爸和郑老师见谅!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