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饼饼妈
经常有朋友问我,您的孩子谦和有礼、乐于助人,您教育孩子有什么秘密武器吗?的确,与一些同龄的孩子相比,小饼饼身上少了些许的霸道和任性,多了一份淡定和从容。仔细回想她的成长历程,这一切都得益于她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小饼饼自小就喜欢听故事,整天缠着别人给她讲。我告诉她:“你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学习,等你认字了,就可以自己看书,通过这些优美的故事,你会看到一个神奇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从那时起,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便萌生了一颗向往学习的种子。上一年级了,小饼饼很快学会了拼音,我们为她买来好多注音故事书,培养她独立读书。小饼饼很快就上瘾了,一有时间便埋头啃书,再也不缠着别人讲故事了。我趁机告诉她:“从现在开始,你要努力学好各科知识,将来,你也能写出好多好多的书。”女儿激动得两眼放光,一遍遍地追问:“真的吗,我将来也能写故事,我也能写书?”我一遍遍地回答:“真的,你能,一定能!”喜欢读书成了她最简单、最原始的学习动力。
小饼饼小时候是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长大的,跟我们一起生活的时间有些少,加上我对她要求比较严格,我们的关系曾经有些生疏。另一方面,面对她回家后一身的小缺点,我多次想方设法地纠正,却收效甚微,直至我想到了她喜欢读书这个契机。培根语:“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我开始有意识地选一些积极向上的书籍,陪她一块阅读,一起交流心得。慢慢地,她的心扉渐渐向我敞开了,人也变得阳光、自信起来。事实证明,陪孩子读书是相互沟通的良好途径,也是教育孩子改正缺点、走向成功的捷径。比如当面对孩子赖床的坏习惯时,我想起刘墉有篇教育儿子按时起床的文章--《打赢每天的第一仗》,就把这本《刘墉作品集》放在她的书桌上,等她把书读得差不多了,我们再谈读后感。在刘老师诙谐幽默又不失严厉的文章里,她终于认识到一天之计在于晨,必须改掉赖床的坏习惯,才能做好其他事情,养成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按时起床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有时遇到问题却没找到合适的书籍,我试着跟她一起编故事,再鼓励她记录下来,《小兔的眼睛》、《两棵小树》、《小猴的自由》等都是在这种情形下创作的。这样做,既提高了孩子读书、写作的兴趣,又纠正了一些不好的习惯,真是一举三得啊!
随着【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的热播,不少家长和老师发现《弟子规》不仅是一套讲述行为规范的守则,更是一部能够培养孩子们基本社会认知的启蒙读物,它能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有教养,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气质。我们的做法是:不仅陪孩子观看视频,还买来书籍一起认真阅读、背诵,身体力行。有时我安排的事情孩子不愿意去做,我就来一句“父母命”,她先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行勿懒”,接着便明白了我的意思,笑着去做了,短短几字胜过万语千言……
小饼饼不仅喜欢读中外名著、史书,现在我们还鼓励她读一些成人作品,包括古文,其实孩子的理解能力是非常强的。通过读《狼图腾》,她学到了团结、忍耐与坚强;从《世界因你不同》里,她明白了奋斗与自信、自强、自立;阅读《目送》,让她懂得了爱与责任;《亲爱的安德烈》让她看到了亲情与理解;《靠自己去成功》,让她感受到父母对儿女的牵挂与叮咛;《货币战争》使她认识了另一个复杂又多变的世界。当然,对一些带有恐怖、暴力、反叛、言情色彩的作品,我们还是比较抵制的。毕竟,书籍对孩子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陪孩子读书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让我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更重要的是增进了母女感情,让家里的气氛更加融洽、安宁。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读书,读好书,远离游戏,远离喧嚣。愿书籍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一缕书香,如影随形。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文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