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016-02-28 15:52:02)
标签:

杂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些名句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陋室铭》问世到现在已经四百多年了。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写了行书《陋室铭》字卷,被珍藏在广东省博物馆。今天就来聊聊赵孟頫的这篇《陋室铭》卷。

http://ww3/large/627fce44jw1eyitsilwn4j20j604sq40.jpg 

《陋室铭》字卷字体楷书中兼有行意,在严整中增添了几分灵动。作品落款处有“子昂”两个字,并盖有“赵氏子昂”和“雪松斋”的印章。

http://ww4/large/627fce44jw1eyitstpuvnj20cl0gdwh7.jpg  

赵孟頫字,子昂。号,雪松。在他生前共有十多枚印章,如:赵孟頫、雪松斋、赵氏子昂等。赵孟頫盖章非常的讲究,他的书法作品大部分上面盖着“赵氏子昂“印,下面盖着”雪松斋“印。

http://ww3/large/627fce44jw1eyittxp9mdj208c0iwdh6.jpg 赵孟頫是元代最有影响的书画家领袖。在他的作品中,自然而然的涵盖了元代时期特有的书画款识的一些标准。画家启功、徐邦达公认《陋室铭》字卷是赵孟頫早期的书法作品,并且是非常有特点的一件精品佳作。

http://ww4/large/627fce44jw1eyitux8cn8j20f30m27ch.jpg 

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他虽然是皇室成员,却生不逢时,南宋政权正危机四伏。在他十一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随之,赵家的家境每况愈下。

赵孟頫青少年时期,在南宋都城临安(今天的杭州)接受了完整的儒家教育。学业完成后,20多岁的赵孟頫在南宋朝廷任职一个小小的官位。

不久后,南宋政权被元朝所灭。赵孟頫返回了故乡吴兴,就是今天的浙江湖州,闲在家中。宅在吴兴家里的这段时间,赵孟頫潜心研究文史书画。专家说,这幅《陋室铭》卷,极有可能就是赵孟頫在吴兴这段时间写的。

http://ww2/large/627fce44jw1eyitvxhmm6j20ge0do78k.jpg 

结合着一些文献的资料分析,《陋室铭》卷是符合赵孟頫早期模仿南宋皇帝赵构字的基础上,略有延伸和发展。他中年的字主要是模仿王羲之和王献之。从这幅作品中既看到“二王“的气息,但更多还是赵体的风格,笔画变化比较大。《陋室铭》卷和赵孟頫晚期的作品相比显得略微稚嫩些。

http://ww1/large/627fce44jw1eyitw67wihj20b0064q38.jpg 

《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代表作。铭,原本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歌功颂德的文字。后来,逐渐演变成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的表现形式,比较的押韵。因此,篇幅都比较短小,文字也简练些,有着寓意相对深刻的特点。

http://ww2/large/627fce44jw1eyitwytgl9j208c0bh74l.jpg 

《陋室铭》实际上表现了刘禹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为名利所困的生活态度。文章中透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闲情逸致。

http://ww3/large/627fce44jw1eyityehritj208c08q0t9.jpg 

民间流传着《陋室铭》的创作故事,刘禹锡因为主张革新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到了安徽和州(今天的巢湖)任职。按照当时的规定,他应该住在衙门里三室两厅的大屋。怎奈和州的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看到刘禹锡是被贬到这里的,就开始刁难他。让刘禹锡住在和州的城南的江旁边。

被迫住在和州城南的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兴致勃勃的写了一副对联,贴在房门上。对联写着:“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辨。”他这样的举动把知县的鼻子气歪了,知县又将刘禹锡的居所由城南换到了城北,住房也由三室两厅缩小到一居室。

刘禹锡过着随遇而安的日子,依然吟诗作赋,这下知县更是气坏了。他又命刘禹锡搬到只能放一张床、一套桌椅的蜗居生活。

仅仅半年的时间,刘禹锡连着搬了三次家。他觉得知县实在欺人太甚,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头上,立在家门口。

时光荏苒,那个刁难刘禹锡的知县早已作古,刘禹锡的《陋室铭》却恒久流传着。

四百多年后,刘禹锡的《陋室铭》被赵孟頫咏颂。赵孟頫将《陋室铭》的内容写成一幅雄浑大气的书法作品,每天都拿出来欣赏。

http://ww4/large/627fce44jw1eyitz5aq05j20j604sq40.jpg 

赵孟頫写的《陋室铭》卷,是他30岁时心情的一种抒发。赵孟頫字写的工整有力,一气呵成,越到后面字体就越是飘逸潇洒。

http://ww2/large/627fce44jw1eyiu3g6h78j203n07g74k.jpg 

当他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诗句时,能够看出这里的“陋室二字与字帖开始题名的”陋室“二字有着明显的区别。

前面的“陋室“两个字端庄规整,后面的”陋室“两个字有着自由散漫的意趣。

http://ww3/large/627fce44jw1eyitzn2ccoj204j05bjrl.jpg 有专家分析,第二个”陋室“是整篇字帖的分水岭,似乎赵孟頫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

http://ww1/large/627fce44jw1eyitzsv1bpj204y03yaa8.jpg 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的文字跃然纸上时,已经是一派豁达的意境了。看到这篇《陋室铭》卷的你,是否也会自行脑补下到年轻时赵孟頫俯身桌案前,挥毫泼墨的情景呢?!

http://ww2/large/627fce44jw1eyiu2n6pv6j205h0793z0.jpg 据说,这篇《陋室铭》跟随了赵孟頫一生,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以这幅字帖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元朝时期,赵孟頫先后担任兵部郎中、集贤直学士。他经常与文人们聚会于西子湖畔挥毫泼墨,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后来,赵孟頫得到朝廷的赏识,成为管居一品的荣禄大夫,是元朝文人中首屈一指的人物。

赵孟頫后来虽然在朝为官,却从不争名逐利,整天醉心于书画创作。在书法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一气呵成的《陋室铭》从开始的工整谨慎,到后来的气韵非常。我们仿佛看到了赵孟頫淡泊名利,寄情书画的人生态度。

http://ww1/large/627fce44jw1eyiu4vtf1uj205k05k74c.jpg 

就这样,赵孟頫的书法水平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赵孟頫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成为古代楷书中的四大家

赵孟頫开创的“赵体书法”仍然受到大家的喜爱。

                                                                                                                      很久以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