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有什么
•
物质:
草本药库神农架
硒都恩施专属富硒烟叶
茶圣、药圣
•
历史:
源于1916中国最早民族工业企业之一
1700余年前初建之千古名楼
•
地理:
地处长江之心、中华之脐
楚文化发源地
•
文化:
备受千年华夏人文润泽
继承南洋兄弟之民族脊梁
•
意境:
登高眺远的心胸气魄
步步高升的人生写照
黄鹤楼是什么
一座建筑
一个标志
一个传说
一份意境
一种品位
2005,国学年
2005年可以称为“国学年”。
关于废除科举100年纪念和祭孔的争论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
北京大学哲学系办国学“老板班”
中国国学俱乐部正式开张
传统文化的回归
国学的指向虽主要为儒家学说、孔孟之道,但骨子里是当代社会对于浮躁心态的反省,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
由目前国内几个高端品牌如黄鹤楼1916、云烟印象等产品的问世来看,一方面符合中国人内心的传统审美,另一方面也迎合在奢侈品消费上体现出的低调奢华。
黄鹤楼就其一贯的品牌传播及表现来看,显然是吻合这一趋势的。
品牌资产的继承
地域联想:开放豁达的楚地心性
品牌联想:鹤之清雅、楼之高雅
文化联想:自由释放的道家文化
广告联想:天赐淡雅香
产品联想:飘逸吸味、优雅外观
品牌取向的区别性
高档卷烟做“雅”,显然不是黄鹤楼的专属,相较玉溪之儒雅、苏烟之柔雅、利群之闲雅、芙蓉王之贵雅,黄鹤楼之雅显然还缺乏实际的支撑点。
由前述的品牌资产而言,由于在雅士文化上存在过多理解,造成诉求点不集中,黄鹤楼的“雅”反而成为一种虚化的概念。
在建立品牌内涵的过程中,我们从楼文化及道文化中寻求养分,但必须与同样源于道文化的“玉溪”相区别。
道家之争
玉溪--“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第八章,非常恰当地将水文化与道家文化做了衔接,所突出的是“无争”,同时水亦为儒家学说所推崇,《荀子》有云:“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此一口号将道儒文化做了很好的结合,从而融中国传统文化于一炉。
黄鹤楼选择道家文化作为基石,其一,必须超过水之意境,其二,必须结合楼文化的特点。同样是《道德经》,第一章开章明义:“道非道,非常道”,在道家的概念中,道即“无极”
,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无极”是在开天辟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无限时间,而且会永恒地存在下去;在空间上它也是无限的,不局限于任何一个具体的区域,无论万事万物最终都会回到无极这一最原始的起点,而这就是复归无极。
“玉溪”讲实,已至颠峰,惟有以虚破之,故“无极”一词可用也。
俗世之语讲道德文章
自陈凯歌电影《无极》上映以来,引来世人关注,关于“无极”一词的争论与传播已经为我们做好了前期的教化,本来是玄之又玄的道家语言,却已成为俗世中广为人知的时髦词汇。
从另一层面而言,“无极”与楼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试想登临高楼,一望无极之际,思绪早已神游八荒,一种放飞思想的自由快感随之产生。
从楼的宏伟雄浑-楚人的大度兼容-国人的大道无极与现实的社会相对应,一种人生观由此产生:如果一个人没有豁达的胸怀,就不可能有开阔的思路;如果他站得不高,就不能看得更远;只有拥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胸怀,才能神游太极自由驰骋。
品牌的梳理
品牌核心价值:自由·包容
品牌调性:优雅、大气
品牌广告语:惟登临
、方无极;登高望无极
品牌载体:楼与环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