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2/mw690/627f2311g7b5d2f7ab9a1&690
清供原是一种案头供观赏的摆设,从奇石到果实都可。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国画背后的世界”,想必是那些承载民族之魂的国画,可当做我们生命中最雅洁的观赏之品,著者很厉害,将诗,将词,将禅道,将儒道与古时的山水写意,一一串联起来,问道生命本源,索求生命本源,让人读来学会低头——向古代先贤的哲学思想低头。让人心境登时清丽如呼吸到森林多氧的空气,思想顿悟如混沌初开。
平日不论在当当还是京东,所购的书不外是当下流行或已成经典的古今中外名著,很少探询到这种寂寞的文字。常去闻韶草堂观画喝茶,书橱上的书几乎是画册,难以让我这毫无绘画禀赋的人产生更多地热爱。一次卓然拿了本《无住庵谈字论画》,随手翻了,见文字多于绘画,便商议她看完我看,刘堂主听闻,说我那里还要更好的书。再次去,真拿来这本朱良志的《生命清供》。该书文字古朴,晓通十方,欣赏古画之外的中国传统文化,竟能载起我们生命之舟向清远淡泊意境里航行,确是好书。
我是毛病颇多的人,看书时,若发现那些直抵心灵的文字便喜欢画线,为一遍粗读之后再次重点阅读时做记号。刘堂主的书,不能幸免,被我用铅笔画了不少,也有两处着了字的。还书前,特意花2元买了一块橡皮,准备擦去。刘堂主并不计较,说他也可以看那些记号。但还未等拿到手,就又转到了卓然手里。呵呵~,好书共享啊。
书中折页一张,是讨教“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一番解读,看朱良志的大段解读,我仍然糊涂,一味探求下去,便有了种惑疑的小痛感,刘堂主借书的句段,帮我解释,期间他有段无语的表情,不再说话,我怀疑这亦是一种启示。遂沉默。
人的一生,可以华彩,可以清供,无分别之心,做何都一样安然。正如朱良志书:“忘机则佛道隆,分别则魔军炽。忘机,就是忘记机心,就是无心无念。而分别,就是知识的活动,这样魔鬼的部队就会气焰嚣张,于是离真实世界就远了。”
码上诸多文字,是为自勉,在尘世忘却自己的时候,翻弄一下,以便寻回来时之路的静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