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終南山山居飲食采薇構樹芽蒸構芽麥飯 |
春天是野菜的季節。
立春之後,依次會有有白蘩、平頭蒿、薺菜、苦菊、蒲公英、蕨菜、薇菜、嫁菜、灰灰菜、枸杞頭、榆錢、香椿、構樹芽等山野蔬菜吐芽長葉,不但裝點山景,也可以採摘供廚。溪澗邊的水芹菜也很多,但會有輕微水腥氣,不宜多食。石頭菜、蔓兒菜清明後就可以採摘了,用來搾漿水很好,有清火消食的作用。還有一種稱作“大黃”的野菜,生長迅猛,據説開水焯后涼拌食用,治療便秘效果極佳。我因爲經常腹瀉,就只能“敬而遠之”了。
山居簡陋,初春種植的蔬菜還沒有發芽,正好可以盡情採摘野菜,用來供廚充飢。
薇菜、嫁菜是我最喜愛的山居野蔬,清炒、涼拌、下鍋均可,有一種特殊的山野香氣。白蘩、構樹芽可用來蒸麥飯,也很好吃。平頭蒿、苦菊、蒲公英幼苗可以涼拌吃,也可以清洗乾淨後蘸醬生喫,具有清腸火的功效。枸杞頭、榆錢可用來做湯,既清雅,又有養生的功效。還有一種大薊科的野菜,嫩苗也可以炒著喫,只是因爲太多刺,每次看到時總會想起安徒生童話《野天鵝》中艾丽莎赤腳踩著野蕁麻那種火辣辣的滋味,便只好忍住了。
http://s8/mw690/001NPFH6zy6Ibg9e4KP47&690
http://s1/mw690/001NPFH6zy6IbgdvX9Ke0&690
http://s14/mw690/001NPFH6zy6IbgdZVN36d&690
http://s2/mw690/001NPFH6zy6IbgeWLlLd1&690
説到構樹芽,其實是雄性構樹的穗狀花序,清明前後抽穗,並不美麗,說起來還有些許“醜陋”,但採摘後用來蒸麥飯卻很美味。過去曾經是山裏人的救荒菜蔬,現在卻成了吾家山居珍味之一。
構樹屬於桑科(Moraceae)落葉喬木,又名穀漿樹,古代稱作楮。楮樹皮為造紙原料,《齊民要術》載有楮的種植和造紙方法。構樹在北方山野閒很常見,適應性及強,和楊柳、榆槐一起構成了北方一道貧瘠然而頑強的風景。構樹為單性花,花期5-6月,果期8-9月,雌雄異株。雌花為頭狀花序。聚花果肉質,球形,有長柄,熟時紅色。雄花為葇荑花序,著生於新枝葉腋,採摘後來可以食用。
http://s6/mw690/001NPFH6zy6IbgqMGI535&690
http://s16/mw690/001NPFH6zy6IbgqVPpJ9f&690
小時候生活艱辛,經常餓肚子,春天裏的野菜就成了家人充飢的主要來源。麥田青青,楊柳和風,成群結隊的孩子們一手挽著提籃,一手持著鉄剷,在田間地頭尋覓剛剛破土的野菜。大約一個上午會挑滿半提籃,拿到河流裏淘洗乾淨,就是滿滿的一大籃子野菜了,只是爲了免予被家長訓斥或打罵。
“白楊索,低溜溜,一天喝兩碗稀溜溜。”這是小時候每到楊柳吐穗時,鄉下孩子們經常唱的一首歌謠。二三月份的春光雖然明媚,卻正是一年中青黃不接的季節,良辰美景,無奈一日三餐兩碗稀湯湯何?於是滿天綠楊蔭裏,到處都是跑去茅廁裏撒尿的孩子……
這是我早年著作《冷香齋煎茶日記》《綠楊》裏的一段文字,是描寫那個苦難時期的孩提印象。沒有什麽美好的回憶,也沒有什麽豪言壯語,有的只是無限的淒惶和無奈,以及那難以言説的飢餓。那是一個苦難的時代,一個充滿罪惡和恥辱的時代。1966年到1976年,中國人記憶中永遠的夢魘。
好了,不說這些淒惶的往事了,再述説就有些“憶苦思甜”的意味了。真是無可救藥的一代啊!
吾家蒸構芽麥飯做法如下:
具體製作過程如下:
因爲是晚間藥食,以簡便爲主,燒了一小碗嫁菜湯伴食,碧翠的菜湯配著糯軟的麥飯,讓人真有欲罷不能的感覺呢。或許是爲了彌補小時候經常忍饑挨餓的緣故吧,一大盤麥飯很快就讓我“消滅”了一大半,這才想起要拍照,就留下一些些吧。
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就是這樣,充滿痛苦和無奈。於是許多人學會了沉默,更有一些人學會了說假話、謊話、空話。於是真相和良知被掩埋起來,留給後人的,只是欺詐和虛妄。我看著盤子裏剩餘的一些些構芽麥飯,心裏唯有嘆息。
現在已很少孩子們知道楊柳、看見楊柳了,也不會唱那支淒荒的歌謠了,更無論詩中的楊柳、詞中的楊柳、心中的楊柳。城市已被法國梧桐和冬青樹們所佔據,有誰還記得那些生生世世曾經使人魂牽夢縈的綠楊呢?但春天依然,楊柳依然,在綠楊蔭裏醉到的白衣詞客依然……
“青青翠竹,儘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人生如此,若偶得一句兩句、或一株兩株樓外城頭劫後餘生的綠楊相伴,縱參不透其中公案,也算了此塵緣殘夢了,夫複何求?(摘自《冷香齋煎茶日記》)
http://s6/mw690/001NPFH6zy6IbgaZs6V95&690
http://s4/mw690/001NPFH6zy6IbgbAdEL63&690
http://s12/mw690/001NPFH6zy6Ibgcb3dh6b&690
http://s16/mw690/001NPFH6zy6Ibgd73Vd3f&690
説明: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在此一併致謝
參考閲讀:
《冷香齋煎茶日記》《綠楊》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007/14/7953393_319589223.shtml
桑科楮屬植物構樹Broussonetia
【性味歸經】
子:甘,寒。
葉:甘,涼。
皮:甘,平。
【功能主治】
子:補腎,強筋骨,明目,利尿。用於腰膝酸軟,腎虛目昏,陽痿,水腫。
葉:清熱,涼血,利濕,殺蟲。用於鼻衄,腸炎,痢疾。
皮:利尿消腫,祛風濕。用於水腫,筋骨酸痛;外用治神經性皮炎及癬症。
乳:利水消腫解毒,治水腫癬疾蟲、蛇、蜂、狗咬。
【用法用量】子:2~4錢。葉:3~5錢。皮:3~5錢,外用割傷樹皮取鮮漿汁外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