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深冬千竹庵爐火希望溫暖 |
http://s7/mw690/001NPFH6gy6FAkAI2kSf6&690
流年逢甲午,獨坐搵青衫。
離火虛中度,乾金暗夜遷。
歸去南山上,粗茗槐火煎。
註釋:
1、辛稼軒《破陣子》:“倩何人,換取紅妝翠袖,搵英雄淚。”
2、《易經·離卦》:序卦傳: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3、《周禮·夏官·司爟》:“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疫。” 相傳古時往往隨季節變換燃燒不同的木柴以防時疫,冬取槐火。
山裏的境況也是如此。時節已入冬寒,木葉凋零殆盡,遠山近嶺都是一樣的萎縮蜷曲,溪流細弱,薄冰如履,連山石也裸露出粗糙的膚色和漠然的神情,完全沒有了春的蔥蘢夏的酣暢和秋的清邁。或者生命就是如此,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原本就是自然界的規律。
http://s1/mw690/001NPFH6gy6FAkkCzkIa0&690
http://s9/mw690/001NPFH6gy6FAklgaMga8&690
http://s1/mw690/001NPFH6gy6FAklPwIw00&690
http://s5/mw690/001NPFH6gy6FAkmruE4b4&690
http://s15/mw690/001NPFH6gy6FAko0TxA7e&690
http://s1/mw690/001NPFH6gy6FAkoKhDqe0&690
http://s3/mw690/001NPFH6gy6FAkpvLrkf2&690
每個周末還會到山裏去,雖説是照管茅棚,其實就是想領略山中的清寒與寧靜。當然還有稍縱即逝的陽光和滿目的畏縮和荒涼。這樣荒寒的深冬山色,反而更能增強我們心中的信念和堅守,如同坡下的那片松樹林,如同環繞茅棚四周的萬千竹竿,給這深冬的山林帶來些許綠意和希冀。
嵗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孔夫子的這句話一直銘記在心。
其實冬天不肯凋謝的不僅是松柏、翠竹,生長在江南的菖蒲也依然不會凋零。洗手缽旁的這些石菖蒲是我前些年分別從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天台山採囘的,種植在洗手缽旁的碎石裏,雖然冰雪覆蓋,依然青翠挺健,顯示出生命的堅守和毅力。
或者這就是生命的本意:只要心中仍有信念和堅守,就一定能度越嚴寒。
http://s3/mw690/001NPFH6gy6FAkqYOVI82&690
http://s1/mw690/001NPFH6gy6FAkrz7W0c0&690
http://s13/mw690/001NPFH6gy6FAkt8cJSdc&690
冬季雖然嚴酷,但寒冷過後,就是明媚的春天。百花開放,百鳥和鳴,盡情讚頌著生命的堅強和可貴。
這樣看來,行人心中的希望和信念纔是最爲重要的,無論季節變換和生命輪回,也無論人事變遷和滄海桑田,只要我們滿懷信念和夢想,世界依然會充滿溫暖和希望。
在這樣一個寒冷的冬夜,當我敲擊下這些斷斷續續的文字的時候,心裏似乎也充滿了溫暖和希望。甚至也滋生出一小撮夢想。
http://s7/mw690/001NPFH6gy6FAkzO6J8a6&690
http://s5/mw690/001NPFH6gy6FAkA2xwg84&690
http://s12/mw690/001NPFH6gy6FAkAmIQjeb&690
http://s4/mw690/001NPFH6gy6FAkB6PYLa3&690
http://s9/mw690/001NPFH6gy6FAkBrxwsd8&690
每次到千竹庵,我都會邀請附近的住山僧衆一起吃飯、飲茶,看到大家快樂的樣子,心裏也很開心。還有那些遠道而來的朋友,能坐在地爐旁,飲一盞熱烈芬芳的茶湯,不就是人世間一種最好緣份吧?
在這個寒冷的時節,能在山間有一個可以遮蔽風雨的茅屋,有一間茶室,有一爐炭火,有一群依然堅守信念和清貧的人,不就是我們心中久遠的夢想麽?
天寒地凍,但行人的心思卻是活潑的,熱烈的。漫漫寒冬,不正是長養智慧福德的最好時機麽?
深冬時節的千竹庵,雖然冰凍蓮封,卻依然充滿溫暖和生機。
http://s4/mw690/001NPFH6gy6FAkC9w0rb3&690
http://s10/mw690/001NPFH6gy6FAkyJcOR39&690
http://s13/mw690/001NPFH6gy6FAkzrUQsec&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