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古来稀,同窗花甲倍珍惜禺草号汉阳

七十古来稀,同窗花甲倍珍惜
记“荔湾”同学聚会
《蝶恋花·忆同窗》
前天(27日)老宋(尚建)来电话说:“疫情以来,一直未能与同学见面甚是想念,现情况大有好转,可实现几年来的夙愿;哪知,手中联系电话有限(以往都是书记冯崇银操劳,现,人去万事歇。)也曾电话找过冯军,她手中也有限,这才联想到常在网络上活跃的你,万望能帮忙运作一下,促成本次老同学的“团圆”。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马不停蹄地翻阅、查询手中的通讯录,并逐一拨打(电话、微信)进行联系。很快老宋又来电话说:“他与宜昌的几位联系上,刘少山很想来,无赖“滑膜炎”才做手术;来宝、傅应华两口子身体状况依旧,但傅因腿疾不能如愿,只有李贵菊欣然应邀。群微信间更是联系不断,冯军还叮嘱李带上身份证,在武汉,外地老者,可凭借身份证免费乘车。
屈指一算,能联系上的同学寥寥可数,已去世和不能来者,眼下能参与者仅这十几人了。按照提议:6月2日是星期天,孙子有人管;而且中午安全系数大点,对古稀之年之人有益。老宋觉得“荔湾”更适合,就在六合路的“荔湾”订下513房。望我再次通知大家,将原订的三阳路的“荔晶”改为六合路的“荔湾”。他还强调,两家同为一夫妻所开两店,条件味道一个样,都不错。又一次再三嘱咐:“通知大家早点到,可多点时间叙叙旧、畅谈心里话......”他还说:“我特意带瓶桂花酒,想在宴会前共同举杯,奠祭、哀思逝去的同学。并自告奋勇说:这司仪我来做......”(后因有人说欢聚时刻,哀悼不妥,怕影响心情破坏了团聚氛围,我说,在文章和私下提提,寄托我们对故友哀思,那也无妨)。
谈起桂花酒,我还想起一段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开始制作桂花酒了。屈原在《九歌·东皇太一》中说:“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当时,桂花酒主要用于祭祀,并非为了饮用而酿制。到了汉代,桂花酒依旧为人们敬神祭祖之用,祭祀完毕,家人们共饮此酒,取吉祥健康之意。屈原所说的桂酒,是桂花酒的最初形态,由于人们对桂花酒的青睐,桂花酒的酿造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到了清代,中秋节饮桂花酒已成为一种习俗。清人潘荣陛著《帝京岁时记胜》记载,“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可见,桂花酒已经由祭祀用品,逐渐转为节日宴请的必备佳品了。
忆往事,引用《沁园春·长沙》再恰当不过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看当下现状,不禁呈现诸多伤感:
回眸五十八,有几还健康?
挥斥方遒劲, 升维再分享。
“发大福寿空命定,努力行善最要紧。”说的是,一个人飞黄腾达是命中注定,同时也会因,后生的努力而改变,即:人的福分寿命虽有定数,但也会因多行善事多积阴德而变。世界上一切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有阴德、福报,是可随身带走的,而且还能护佑其子孙几代...... 摘自王永彬《围炉夜话》
为聚会事宜,连日来彼此间电话不断,商讨如何联系更多的同学及聚会间的注意事项。晚上20时许张景泉又来电话说:“听李淑莉讲,金文正有事来不了,你再去电话劝劝......”谈到腿脚不便(滑膜炎)之事,她依照自己的经验,看中医乃良策。当年渡暑期间因烟霞太美,游兴甚浓,爬上涉水过于劳累,使得膝盖红肿,疼痛只得杵拐行走。驴友(闺蜜)用车把我送到当地医院,说要抽积水。我担心小医院技术条件而拒绝,后介绍到107国道旁一个老中医,贴了几副膏药,红肿消退竟能行走回汉了。回来后才去“东湖疗养院”康复保健科做理疗,几年下来竟安然无事。不过,再不敢那样长途跋涉,总是尽量坐车。我叫她将其经历(医院)介绍给几位腿疾的同学,死马当作活马医,试试看何许有效。
当年这几位有腿疾的同学,那可是运动场及集体活动上的好手。俞汉根在篮球场上那活跃、矫健的声影;班主任陈国芬老师在传球时,急切的呼喊:“玉米”那声,在场的同学均终生难忘,只怕和我一样记忆犹新。“两脚酸”就更不用说了,为了心中的那份青春的萌动(单相思),不厌其烦长途跋涉,凭借那股傻劲,所获得“两脚酸”的雅号,原本跟其一辈子。山川异域,十几年来,逐渐给遗忘掉了。当下都是做爷爷奶奶的人了,矜持含蓄点为妥。其往事,只能点到而止。今古稀之年拿出来乐乐,使未知者多动点脑筋、增添几分猜疑,可有效预防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让知情者回味往事,使闲暇平淡的老年生活,多几分乐趣,开怀笑笑而已......
“来往烟波,十年自号西湖长。秋风五两,吹出芦花港。得意高歌,夜静声初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彻千山响。”(杭州灵隐寺住持慧远禅师的自题画像之语)这就是当下,我们退休生活的写照,此乃:
燕来春转帘,思绪岁月添。
年少谁无趣,显晦老江淹。
有人说:“今年夏雨与以往夏雨不同,印象中夏雨猛烈的跑暴(暴雨)。今年细雨霏霏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调皮的雨点时不时随风而来和你亲热,转眼间却又羞涩地不见踪影,留下的只有湿润的面庞和清新的感觉。晶莹的雨水在地上溅开,成为一朵朵素色小花,个个那般清亮,透明。细细的雨丝,犹如童话世界里善良的仙女,步履轻盈地来到你面前,滋润着大地上每一粒泌香的泥土,每一株娇嫩的小草和含苞待放的花朵。夏雨只是不羁,它从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夏雨更是洒脱,来时即来,去时即去,宛若一阵清烟。”
夏日丝雨除解凉外,呈现出几分温柔。作为期盼聚会的老者则不认同,更多考虑外出安全的老人,似乎没这种雅兴。一连两天的落水,担心这样飘撒下去,雨天路滑,影响远道而来的同学出行。好在31日雨霁放晴。几天来,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6月2日这天虽然是多云,不冷不热,这是上苍对我们这批古稀之年老者,外出聚会的一种眷顾。团聚是问候、是关怀、是述说、是畅谈、是回忆、是欢笑,是追思、是泪水、是无尽的温馨和快乐,那是古稀之年的我们,心中最深迫切的期待。
一早接到老宋发到微信群的通知:“刚收到消息‘荔湾’的通知,因餐馆每天对房间、桌椅、餐具进行消毒,十一时后餐厅、包房方开放上客,原本约好10点钟到,现改到11时聚会,望同学们相互转告。”哪知等我10.40时走进“荔湾”前厅,老宋、老吕、老吴和从宜昌赶来的老李等早就坐在大厅里了。见面时亲切的喧寒,彼此的问候,亲热的话语,热闹的场面可想而知。
与会中有好几位是“三事同堂”的老同学,(同上学、同下乡、同在一个工厂)六十年来常在一起,彼此间要谈的话题真的是太多,要说的话一时半会那是说不完的。推杯换盏间,谈论的最多的是那些陈年往事,追忆那段挥斥方遒的年龄,战天斗地岁月、只争朝夕的每一天、默不做声的奉献......可叹时光荏苒,天不假人(同学中,已有八位先后离我们而去。注解中用黑体字标出)。席间,老宋谈道冯崇银住院期间,冯军杵着拐杖前往医院一事。那天看到书记的身体状况和情绪都不错,哪知,那次病房探望,竟成了最后一别。今天几位因身体不适,不能前来,与会者心中十分挂念;特别是我班的“老班长”-领头羊汉根兄,几十年来的聚会,基本都是他牵头。“就是一月不过早,也要请请老同学。”这是玉米的口头禅。今天玉米因身体不适没能来,大家心理总像少了什么似的,很不习惯。大家只有借助网络微信,将心中祝福、期盼、惋惜均留在视频中和电话里。
一晃过去六十年,就连1952年出生的李少坤、吴明霞,前年也步入古稀之年。大家心里虽然明白,无论你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照样不会少,不服输的“上智”人,绝不会虚度年华。这不,花篮送近期新作——《亿万托孤》,将会场氛围再次推向高潮。话题随书转,人们的情绪顿时高涨了许多。获书者纷纷翻开扉页请他签名、题字,班中的摄影师冯军立马拿出手机,记录下这段具有意义的时刻。
短短几小时的聚会,满足不了几年来,大伙心中堆积如山话语的倾述,此文更无法逐一陈述,大伙所说的话。就用首小诗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花甲同窗
江淹五彩系神话,花篮送书众人誇。
今生喜获同舟友,援琴而鼓乐哈哈。
注:
1.天下哪有青春、红颜永驻的?一切顺其自然均会消失,仅留下残存的记忆在脑海里。
2.六七届初二四班同学名单(校方档案):杨佐卿
刘荣和 周转运 陈远某
3.据卡尔达舍夫指数论:宇宙中文明可分三级,而我们地球文明处于宇宙文明的低端,连一级都达不到(0.75级)。等彻底掌握并利用地球上的所有能源,那时,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一级文明的行列了。那时候,我们可以自由在太阳系内航行。能够完全掌控整个太阳系的能源,并且能够随意运用,人类文明就进入了二级文明。等二级文明发展到巅峰的时候,其标志性产物极有可能就是“戴森球”。文明能够通过戴森球100%利用恒星的能量,这时候文明就能够脱离本恒星系,在银河系之间进行漫长的星际航行。当文明能够掌控银河系内所有的能量进行运用,并且能够进行不同星系群之间的航行的时候,文明就已经是三级文明了。此时,已经可以展开对整个宇宙的探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从宇宙空间理论上来说,宇宙上可分为十一个维度(空间)。第1维度是人类根据数学、几何以及对低位空间的认知,而不断开发出来的。第11维的空间是最高纬度的空间,人类无法想象,那个空间到底是什么样的,维度越高是不是带来无限的可能性越大......作为碳基生命的人类,所处的(空间)是三维空间。现人类仅能开发使用地球上已知的能源,还谈不上掌握。三维空间只存在长、宽、高的(空间)概念。简单的说,四维空间就是在三维空间基础上加进一个时间轴。这个时间轴是存在进度条的,如,看电影,可以把情节放到一小时或两小时中来看。而我们三维空间不存在对时间的控制,如同二维空间的蚂蚁,没高度感一样。
4.南朝诗人江淹梦中得五彩笔才华出众,后郭璞从梦中取走。从此与好诗无缘。显晦由明到暗的过程。
5.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拿出琴弹奏起来。用琴声宣泄心中的忧愁。借以比喻同学间心心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