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艇码头建设的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0-03-18 17:24:09)
标签:
杂谈 |
凭借着优越的水上资源,游艇行业这个休闲产业已成为长三角、珠三角、海南岛、舟山群岛等地区开发的新亮点。目前,江苏、浙江、上海、广州、海南、福建等省市和地区的大型游艇码头和游艇基地设施都在规划或建设之中,冠以“游艇”名目的房产销售活动和旅游项目也层出不穷,例如,长三角地区到2007年为止,已经连续举办了11届“国际游艇展”。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每171人拥有一艘游艇,其中,挪威、新西兰等部分国家的人均游艇拥有比例高达8:1。我国游艇产业还处于市场培育期,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游艇产业的兴起必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发挥带动房地产、会展、金融、保险服务、运输等产业的牵动作用,其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由于游艇产业将带动新型材料、涂料、电子仪器、仪表、动力、推进系统等几十个配套产业的发展,它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社会效益将逐步被放大,因此,随着游艇产业的发展被社会各界的认同,游艇码头建设的启动必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游艇码头是旅客上下游艇的专用作业区,通过游艇码头来实现旅客、船员等人员由船至岸相互之间的有效衔接,是联系船、岸之间的重要作业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健康发展,我国上海、深圳、厦门、三亚等地区陆续新建了一些游艇码头。上海市近几年在浦江开发建设的过程中,陆续改扩建了“十六铺游艇码头”、“上海风采航运有限公司游艇码头”等一系列黄浦江两岸的游艇专用码头设施,以及在上海市周边的南汇区、金山区等海滨地区陆续新建了“滴水湖水上游览项目”、“碧海金沙水上游览设施”等综合配套水上游览休闲项目。厦门市作为我国较早关注游艇码头建设的旅游城市,这几年也在厦门岛周边海域陆续规划实施了一系列专业化游艇码头。如我国目前规划建设规模最大的游艇码头——“厦门国际游艇俱乐部码头”,该码头设有约610个泊位,并建设了五星级酒店、滨水商业区、办公区、滨水步行道等配套设施。海口市已将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投资的“美丽沙”滨海综合休闲度假区的建设提上日程,将在10年之内建成约200个泊位的游艇码头,并在游艇码头后方陆续建设集休闲度假、旅游娱乐、商务居住为一体,国际一流的滨海生态旅游区。青岛市为2008奥运会建设的帆艇中心也将在奥运会结束后被改造为游艇及豪华邮轮码头。重庆市也在其江北区的三洞桥立交处建设了该市首个游艇码头。
现阶段我国游艇产业方兴未艾,游艇码头建设正呈现从沿海、沿江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步扩散的局面,大有“遍地开花”之势。
游艇码头是发展水上娱乐产业的重要配套设施之一,是发展“度假休闲、船艇养护、商业零售、会议展览”等业务的重要依托设施。一般来说,较大型的游艇码头设施依托于餐饮、住宿、交通等配套设施。例如,上海市南汇区开发的“滴水湖水上游览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游艇码头的同时,密集建设了高档住宅区、大学城、商务区、环湖公路等配套工程。码头后方的配套工程是否完善对游艇经营者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由于游艇产业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可观的经济实力,这决定了当前中国游艇产业集群聚集在长三角、珠三角、大连、三亚等沿海地区或旅游城市周边地区。
由于游艇消费是我国新型、高端的消费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私密性良好的休闲、娱乐氛围,是国内外商务谈判、私人度假、大众观光旅游的新的“热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潜在的消费群体在逐步扩大,游艇消费将成为人们选择的休闲方式之一。
此外,在上海、广州、厦门等沿海地区,游艇码头的经营已显露出客户稳定、经济收人丰厚、市场容量大、发展潜力巨大的特点,吸引了国内外各家企业积极进入游艇码头的建设、运营、市场营销等环节,并已经初步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业绩。
在港区水域方面,对于整体开发的大片水上游乐场所,在其游艇码头建设过程中,将随之配套建设水上加油站、游艇训练基地、游艇维修车间、加水设施、污物处理装置、气象通讯系统等设施。此外,船舶进出水域、巡航水域、锚地的规划与建设也势在必行。
在港区陆域方面,游客停车场、候船休息场所、宾馆等设施的建设要求和景观设施的配备也需要同步规范。
在游艇码头水域、陆域规划设置方面,根据我国游艇产业发展现状,水域规划限制是影响游艇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例如,上海市的黄浦江、苏州河是上海水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水路运输的主要通道,承担着繁重的江海联运任务,这个功能定位在未来几年不会轻易改变,所以上海市的黄浦江、苏州河等水系严禁高速艇行使。这对于黄浦江两岸的景观开发、游艇旅游线路规划、游艇船型选择、游艇巡航速度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限制。
此外,我国主要水域的污染现状依然比较严重,严重制约着游艇产业的发展。
游艇的航行、停泊属于水上交通活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管理,改善游艇航行环境,确保游艇航行安全,需要遵循安全第一、方便有序、健康发展、有效监管等原则,需要海事部门的严密监督。船舶检验、检疫等部门也需要对游艇进行及时、方便的巡查、监督及管理。游艇码头上配备的安全警卫系统、电视监控系统、报警系统、救护系统等设备设施对于游艇码头的有效运营至关重要。上述情况均需要我国港口行政部门、海事部门及时出台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我国现在已经制定了《关于加强游艇管理的通知》、《游艇安全管理规定》等国家、行业规范,但还需加强制定对水域景观开发、水域航线规划、游艇跨区域管理等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应加强制定针对游艇检验、检疫等方面的规范性法规,做到“有章可循”。
目前,单靠游艇产业难以维持大多数游艇码头的可持续经营,我国大部分游艇码头建设项目的“盈利点”主要依托配套项目,游艇只是起到带动作用。而且,我国游艇产业的发展仍然以对资源的掠夺为代价,附加值不高。
在充分掌握游艇消费特点、行业发展要素等基础上,应通过完善游艇码头后方配套设备设施,不断改善软硬环境,在为专业化游艇码头建设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的同时,避免由于服务功能单一出现抗风险能力差、收益不稳定等弊端。游艇码头的建设单位应采用“连片开发”、“创造多个盈利点”等模式,与土地开发、酒店经营管理、举办商务活动等联合起来进行混业经营。
企业管理模式的创立及有效运营离不开企业管理制度的持续建设,通过创建有针对性的“核心企业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品牌”效应,通过加强企业形象宣传,将“服务艺术”精益求精,将企业管理特色贯彻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树立能应对复杂市场环境的企业战略意识,以应对各种危机的考验。
虽然游艇码头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依靠各级政府、科研机构、业内企业的积极探索和精确分析,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我国游艇码头的建设将在未来若干年内呈现持续兴旺的大好局面,最终完成创建新型水运服务产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