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从早到晚的大小变化
(2014-06-28 11:42:38)
标签:
杂谈 |
我们知道:地球时刻不停地转动,白天黑夜也在的演变中。这里还处在星光灿烂的夜晚,另一个地方却已是红日高照的中午,这个地方刚刚是曙光明媚的早晨,那个地方早已浮现出落日的晚霞了。
如果我们在地球不同的地点去观察太阳,它总是以不同的姿势和不同的名称展现在我们的眼帘中。正因为如此,同一个时间里有地方看上去大,有地方看上去却小。这种变化原因的产生,使我们联想起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地球是圆形的,环绕地球表面的大气层的厚度基本上是均匀的。早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由于多角度的原因,光线射进大气层的厚度是中午光线的两倍以上,再加上早晚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太阳光的穿透力差,自然会呈现为红色。而红色的折射力又是最大的,这样会给太阳的体积增加了一些虚像,看上去要比中午的太阳大了许多。
随着太阳的升高,太阳与观察地点的大气层的厚度也越来越薄了,阳光的颜色也由红变黄再变白,折射力也越来越少了。所以:太阳越升高它的视觉体积就越小。中午时的太阳是一天内最小的。也是太阳与观察地点之间大气层厚度最薄的时候,它的体积的真相也接近实际了,看上去要比最早小了许多。
至于月亮东升西落时大小变化和太阳一样受大气层的影响,不光是眼睛的错觉,也不是背衬关系,更不是光渗作用。总之,太阳体积的视觉效果取决于观察者与太阳之间的大气层的厚度。
大气层是位魔术师。也是一块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