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大员的楠红玛瑙朝珠


标签:
清楠红玛瑙朝珠清代柿红玛瑙朝珠草庐收藏文化春建博物馆春建私人收藏 |
分类: 杂项 |
年代:清*一品大员的楠红玛瑙朝珠尺寸1.36厘米
http://s9/mw690/627d2537tdeb1d3a0afe8&690
年代:清(公元年1736-1795年){距今约260年左右}
http://s7/mw690/627d2537tdeb1d408f736&690
【名称】:楠红玛瑙朝珠
【类别】:楠红玛瑙朝珠
【年代】:清
【文物原属】:清文化遗物
【文物现状】:春建*私人收藏
http://s10/mw690/627d2537tdeb1d45d5b39&690
【简介】:此串楠红玛瑙朝珠。全红,朝珠色泽温润,红色欲滴。珠大粒饱,匀称纯净。早年间出土于北京,个别珠子有土沁,为清代,此串朝珠由于历史原因出土时以不够108颗原数,仅剩72颗,颗颗颜色鲜红,为一品大员用的(纯红色)楠红色泽漂亮,为柿红(西红柿)颜色,现在楠红又开始流行起来了,看一看这就是真正的老楠红玛瑙颜色,楠红中的精品。
[相关文字故事]:(摘自网络)清代官服制度:清代文武百官品服有朝冠、吉服冠、朝服、补服、蟒袍等。品秩差别主要看冠服顶子、蟒袍以及补服的纹饰。朝冠顶珠见上表;吉服冠与朝冠大体相同,冠后插有翎枝,其制六品以下用蓝翎,五品以上用花翎;百官蟒袍,一品至三品绣五爪九蟒,四品至六品绣四爪八蟒,七品至九品绣四爪五蟒;补服,自亲王以下皆有补服,其色石青,前后缀有补子,文禽武兽。贝子以上王亲用圆形补子,其余用方补;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及科道、侍卫等职,均需悬挂朝珠,朝珠共108颗,旁附小珠三串(一边一串,一边二串),名位“记念”。戴法男女有别,两串在左为男,两串在右为女。另有一串垂于背,名“背云”。
朝珠由108颗珠子贯穿而成,挂于颈上,垂在胸前。朝珠的质料有东珠、翡翠、玛瑙、蓝晶石、珊瑚等。每盘朝珠有四个大珠,垂在胸前的叫“佛头”,在背后还有一个下垂的“背云”,在朝珠两侧,有三串小珠,左二右一,各10粒,名为“记捻”。按清《会典》规定,自皇帝、后妃到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皆可配挂朝珠,朝珠虽然是装饰品,但一般官员和百姓不能随意佩带。对于佩带何种质地的朝珠,也有严格的区分和等级规定,从官员胸前所佩带朝珠质地的好坏,可以看出官员的品级高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