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香乍爇,法界蒙熏-晚唐-五代*青铜柄香炉


标签:
长柄行炉晚唐五代青铜柄香炉草庐收藏文化春建博物馆春建私人收藏 |
分类: 铜器 |
年代:晚唐-五代*青铜-柄香炉
http://s9/mw690/627d2537hcda5f0677df8&690
年代:晚唐-五代(公元907年-960年){距今约1050年左右}
http://s8/mw690/627d2537hcda5fc72fbb7&690
【名称】:青铜柄香炉
http://s11/mw690/627d2537hcda5fcd53dea&690
http://s1/mw690/627d2537hcda5fd050830&690
http://s14/mw690/627d2537hcda5fd5e4f5d&690
“炉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http://s12/mw690/627d2537hcda5fdb8216b&690
http://s5/mw690/627d2537hcda5fdfb5ce4&690
http://s1/mw690/627d2537tce06e1a074b0&690
唐{引路菩萨像手中所持的物件就是此物}
http://s16/mw690/627d2537tce06e2387e0f&690
[相关文字故事]:(摘自网络)佛教信士使用的有把手的香炉,又称为柄香炉,亦称手炉、提炉。其柄长七寸,乃至一尺许,形状有多种,古式的形状尾端作狮子形,有铸制、锻制或青铜镀金、真金制等类。
http://s16/mw690/627d2537tce06e2c49baf&690
在佛教中,“手炉”是一种可以用手执持、可以在行动中使用的香炉。它的形状,据《释氏要览》所说,“法苑珠林云:天人黄琼说迦叶佛香炉,略云:前有十六狮子白象,于二兽头上别起莲华台以为炉。后有狮子蹲踞。顶上有九龙,绕承金华。华内有金台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比观今世手炉之制,小有仿法焉”。
“手炉”的质料:有木料的、有玉石料的,也有用钢铜等金属造的。随着香炉制式的发展,所见的“手炉”,长约一尺数寸。其形状多为龙首炉头、鱼身炉柄;或作莲花瓣炉头,如意身炉柄。
http://s14/mw690/627d2537tce06e3826bdd&690
据佛教经典可知,使用“手炉”,大都是在“剃度、礼忏、奉请......”等场合。炉头插香,双手执持炉柄;也有兼插鲜花以为供养者。执持“手炉”:有直执、横执两式。如执炉礼拜时,横执平胸,腰部徐徐弯下,两腿随之屈下。两膝跪于垫边,将炉横执置于顶前垫上。礼毕,起身直立,将炉一举齐眉。若执炉问讯时,右手执炉柄,左手执炉头。将身鞠下,然后起身直立,将炉一举。
http://s5/mw690/627d2537tce06e4aa5da4&690
“香炉”,焚香之器,也称为“香炉”、“香垆”或“薰炉”。在法华经第五“分别功德品”、金光明最胜王经第六、净饭王般湼盘经、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傅弟六等典籍里,都曾提到“香炉”的事。“香炉”是“三具足”之一;所谓“三具足”,就是在佛桌上必须经常安置的“香炉、花瓶、烛台”等三种供具。“香炉”也是大乘比丘们,必须经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