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云钵多罗*唐代黄釉钵


标签:
唐代黄釉钵唐代瓷器春建博物馆春建私人收藏草庐文化文化 |
分类: 古瓷 |
年代:唐代*
http://s1/middle/627d2537tb3f28f070920&690
年代:唐代(公元618年-907年){距今约1300年左右}
http://s1/middle/627d2537tb3f28ff1dec0&690
【名称】:黄釉钵
【类别】:瓷器
【年代】:唐代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7f5fb70100i8b3.html) - ‘缘起性空’你来了-阿弥陀佛唐代金铜佛像_中国往事_新浪博客
【文物原属】:唐代文化遗物
【文物现状】:春建*私人收藏
http://s8/middle/627d2537tb3f290eaf1a7&690
【简介】:此件唐代黄釉瓷钵,瓷钵唇口、扁球腹、饼足,褐灰色胎,腹内施釉,底足蜡黄色釉不到底。瓷钵口径13.2厘米,底径9厘米,高13.3厘米,腹径21厘米。通体施黄釉,釉质黄润,外部施釉不到底。此件器物造型端庄规整,素雅。
http://s9/middle/627d2537tb3f2924e5db8&690
钵,又称应器、应量器,是印度僧侣手托着用来接受布施的法器,也是盛饮食供于佛前的供养之具。“钵”是梵文Pātra的音译,也称为钵多罗可钵多,是僧侣食器的意思。由于汉文原来就有一个意指饭器的“钵”字,故而《敕修百丈清规》认为这是华梵兼名的词。其文云:“梵云钵多罗,此云应量器,今略云钵,又呼钵盂,即华梵兼名。”所以叫作应器或应量器,或者是其体、色、量三方面都与法相应,故名应器,或是因为堪为受供者所用,或者是视食欲来摄取食物的器具亦即与食量相应的,故叫应量器。
底部包浆土沁明显。
http://s10/middle/627d2537tb3f29357fb4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