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延续-乾隆粉彩描金送子观音坐像

(2010-12-21 13:12:28)
标签:

乾隆送子观音

送子观音瓷塑

春建私人收藏

春建博物馆

文化

国学

时尚

分类: 古瓷

年代:清乾隆*粉彩送子观音  尺寸25厘米
http://s11/middle/627d2537t965823e8983a&690

年代:清乾隆(公元1736年-1795年)(距今约260年左右)
http://s14/middle/627d2537t96582528f97d&690
【名称】:送子观音

【类别】:瓷器
【年代】:清乾隆

【文物原属】:清乾隆文化
遗物
【文物现状】:春建*私人收藏

http://s8/middle/627d2537t96582593ceb7&690

【简介】:此观音造像表现的是中国佛教中最受欢迎的送子观音形象,企盼菩萨挥洒无边的法力,来满足人们多子多福的愿望,坐像雕工精湛,胎质细腻,白釉温润,人物刻画传神:菩萨发髻高束,上饰金钗,外披蓝彩长巾,身穿白色宽袍,衣边袖口粉墨彩描金,与白色对比增加立体效果,衣纹流畅自然,并根据服饰容貌的不同色泽,以粉彩饰以金、蓝、墨彩、浅绿等诸色,色彩缤纷艳丽,菩萨法相庄严,大耳垂肩,双目低垂,面容丰润和蔼,略带笑意,颈佩璎珞链,手抱童子坐于自己的右膝之上,怀中童子手捧如意,身系彩兜,灵和乖巧,双目有神,喜笑颜开。。佩饰及衣饰花纹的描绘也细腻入微,衣褶起伏飘逸,流畅舒展,极具质感,为乾隆盛世典雅的瓷质造像精品。此种粉彩瓷质造像,因成形复杂,烧造难成,其艺术价值和制作难度均在金铜佛像之上。(一手有修。)

  旧时国人,尤其是妇女,崇拜佛教中的观音菩萨,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信观音菩萨能够送子送福,观音在佛教中并不是最高神,但由于有送子法力,其在中国的影响要比佛祖释迦牟尼大得多,可以说,平常百姓几乎没有不知道观音菩萨的,观音的寺庙也遍布全国,观音的塑像,无论是被当作工艺品,还是被当作尊神,也常见于普通人家。观音菩萨是随着佛教而传入中国的,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从而发生了一系列不同的化身化现。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以传宗接代为己任,人类需要繁衍生息,子子孙孙需要延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枝繁叶茂光宗耀祖,而我们的民族文化也需要传承需要延续,尤其是中国古老的文化,更是有无穷的魅力与奥妙,引领我们不断地去追寻,寄情于探索间,通过学习将自己所知所学或是未知的探索也传承下去,子子孙孙生息繁衍,将爱延续下去,中国古老文化的精髓也要发扬光大,倾注爱心延续下去。。。

http://s3/middle/627d2537t9658277c1952&690
    观音菩萨是观察世间疾苦的菩萨,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众生灾难,是最为常见的佛教供养菩萨,明清的景德镇窑、德化窑多有瓷观音雕像烧造。佛教造像十分讲究色彩的鲜艳明亮,粉彩的技术特征正好可以对其加以诠释,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曾多次降旨景德镇御窑督陶官唐英,要求烧造各类瓷塑,然而由于造像的造型复杂,对细部要求高,成功之作甚少,加以难以保存,故传世的粉彩佛像十分稀少。

《观音送子》
  观音形态很多,但也有标准像,即所谓“圣观音”“正观音”,是一温柔端庄面带微笑的妇女形象。这类标准像也有差异化现:或双手合掌;或手持杨柳枝和净瓶;或怀抱一个孩子;或足踏莲花等等。观音塑像中有不少是造型优美的工艺品。观音法力无边、无所不能。观音送子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多崇拜她能送子,至近现代,人们相信观音送子的灵验,众生到观音庙里烧香或家中供奉观音神像,主要是为了祈子祈福。
http://s2/middle/627d2537t756f3fcec011&690
   鬼子母神,梵文音译为河梨帝母。鬼子母神——护法二十诸天之一。又称为欢喜母或爱子母。古代王舍城有佛出世,举行庆贺会。五百人在赴会途中遇一怀孕女子。女子随行,不料中途流产,而五百人皆舍她而去。女子发下毒誓,来生要投生王舍城,食尽城中小儿。后来她果然应誓,投生王舍城后生下五百儿女,日日捕捉城中小儿喂之。释迦闻之此事,逐趁其外出之际,藏匿她其中一名儿女。鬼子母回来后遍寻不获,最后只好求助释迦。释迦劝她将心比心,果然劝化鬼子母,令其顿悟前非,成为护法诸天之一。又名“暴恶母”、“欢喜母”。在中国民间将她当作送子娘娘供奉。在佛寺中,造像为汉族中年妇女,身边围绕着一群小孩,手抚或怀抱着一个小孩。

http://s15/middle/627d2537t756f3fd65e7e&690 
  送子观音之名,不见佛典,实际上《普门品》内有此方面内容,因中国重传宗孝养、遂有祈观音得子的风习。其观音赐子、送男送妇画面隋唐始见。抱婴雕塑直至宋代尚无,明清出现最多,为民间尊奉。也有日本学者提出明代送子观音形象突然较多出现,是受基督教传入、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婴图样的影响。但中国传统图像内观音身边总有善财童子,释迦降伏的鬼子母诃帝利像旁也多子。这些造型中都有些送子像的因素,究其实因是信仰内涵带动了形象发展。

(PS一下,纹路更清晰):http://s5/middle/627d2537t9658895e4c04&690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http://s2/middle/627d2537t96588bc8f531&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3EN00SIGG.gif

   


溪的美鱼知道

那流泪倾诉的依赖难分离
风的柔 山知道
那留在千年的故事 难忘记

想到梦里都会笑
期待看见你的好
感谢天都知道我心理的 想要
看似漫长的等待
却是永恒的未来

你的出现将是我
幸福开始的骄傲
Here I'm ,To be together
伸出手我就想拥抱
Here I'm ,To be together
秋去冬梅开雪地
春后夏夜望月星
爱延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