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之大无其不小-最小的铜皮锤揲-释迦牟尼像

(2010-06-12 02:37:43)
标签:

铜皮

释迦牟尼像

佛像

铜板

内蒙古

春建博物馆

春建私人收藏

文化

杂谈

分类: 藏传佛教艺术

清*乾隆铜皮锤揲释迦牟尼像金*铜佛造像尺寸3.8 厘米

http://s2/middle/627d2537t86b4507e7911&690

年代:清*乾隆(公元1736年-1795年){距今约260年左右}
http://s7/middle/627d2537t86b45130c0c6&690
【名称】:释迦牟尼佛像
【类别】:铜皮锤揲,金铜佛像
【年代】:清乾隆

【文物原属】:清乾隆佛教文化
遗物
【文物现状】:春建*私人收藏
 
http://s15/middle/627d2537t86b451a9c7ee&690

【简介】:此尊为典型乾隆京造佛像。是世界上最小的铜皮锤揲-释迦牟尼像,(锤揲像:俗称铜打胎,指用薄铜板捶打而成。或采用铜皮捶打,分段接合而成的造像工艺,西晋时即开始采用这种造像法。),佛祖沉思的面容上,一双纯净无暇的眼睛,鼻梁高挑,双耳垂肩,仪态平和,微闭的双唇睿智纯真,头饰螺发,肉髻高耸,宝珠顶沿,坦胸露臂,身披藏式佛衣,裙皱线条自然流畅,上面还簪着细细的花纹,簪花精细秀雅,处处体现出清代匠师的高超技艺,佛祖手结与愿印。双腿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莲花座又由仰莲和俯莲组成,顶部珠纹成圈,铜质莹润,打磨光滑,工艺极为精湛小巧,品相完美,虽历经岁月的洗礼,但完美无暇,栩栩如新;在金铜的映衬下美丽炫目,仪态越发神圣庄严。。。{与愿印:即伸手掌向外,指端下垂的手相。这是佛菩萨为应众生的祈求,所作的印相,表示以普救众生的慈悲心施与的意思。}
http://s3/middle/627d2537t86b45224ea52&690

 锤揲佛像,佛像都是捶打出来的。开始时在平面上敲打,先只有简单的轮廓,通过一次次从里向外反复敲打,凸出的部位越来越高,造型越来越清晰,平面的铜板也变成了具有浮雕状图案的部件。
  捶打时需将铜板烧红并晾一会儿,使其自然冷却,这样铜板变软,易于捶打。敲打到一定程度变硬后,还需在烧红。烧红,冷却,捶打,这样反复多次,直至完成。一般可为雕塑造像和绘画像两大类。雕塑造像有:铸像,锤揲像、木雕、石雕、泥塑像、夹纻像、纸泥像、瓷像、、蜡像等。画像有:壁画、卷轴画、绣像、织成像等。
http://s2/middle/627d2537t86b45290ea21&690
精巧的锤揲佛像作品使我们赏心悦目内蒙古与蒙古的金铜佛多为清顺治至乾隆时期的作品,二者的风格既有区别亦有联系。内蒙古的造像面庞宽阔,双目平直,鼻若悬锤,颧骨突显,表情憨厚。冠饰及肩花大而繁复,又喜嵌松石、玛瑙和青金石。菩萨佛造像多戴五佛冠,梳葫芦形发髻,项挂长珠链多从两乳外侧绕过,缯带和帔帛呈祥云状飘于体侧。有些作品采用铜皮锤揲、分段接合而成,质地轻盈,鎏金略显稀薄,也有以金或银板锤揲而成。台座多为仰覆莲瓣,但莲瓣宽肥,轮廓迂缓,缺乏隽秀之气。内蒙古系统造像的产地包括呼和浩特、乌兰巴托以及北京、承德等地,国外学者又称其为内蒙古察哈尔式,即流布于呼和浩特、包头、集宁、张家口以至甘、青一带的造像式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