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文件整理的方法与程序
(2012-01-25 18:33:03)
标签:
档案盒文件分类法教育 |
分类: 秘书起步 |
归档文件整理的方法与程序
归档文件整理方法和步骤:
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
(一)装订
1、整理单位
以“件”为整理单位,进行文件级整理。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
注意:“来文”与“复文”是对联系密切的来往性质的文件材料的概括性表述,也包括“去文与复文”,从文种上看,包括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函与复函、通知与报告等。此类文件可以作为一件,也可以分别各作为一件,故采用“可为一件”的表达方式,“为一件”是指在实体上装订在一起,编目时也只体现为一条条目。
2、文件修整
①
修裱是指使用粘合剂和选定纸张对破损文件进行“修补”或“托裱”,以恢复文件的原有面貌,增加强度,延长寿命。
修裱工作主要针对有重要保存价值的归档文件,无需移交进馆的档案一般保持原貌即可。
②
③
要注意尽量减少折叠次数,同时折痕处应尽量位于文件、图表字迹之外。此外,文件页数多时,宜单张折叠,以方便归档后的查阅利用。
④
3、排序
一般顺序如下: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复文在前,来文在后;汉文本在前,少数民族文字文本在后。不同文字的文本,无特殊规定的,中文本在前,外文本在后。有文件处理单的,可放在最前面。
4、装订
(1)装订前应将“件”内的各页按一定方式对齐,便于将来翻阅利用。一般来说,采用左上角装订的,应将左、上侧对齐;采用左侧装订的,应将左、下侧对齐。
(2)装订方式和用品的选择〈〈规则〉〉中并未进行统一规定,只提出“装订材料应符合档案保护的要求。”具体选择时应考虑以下要求:
A、符合档案保护要求。装订用品必须对归档文件无害,不影响档案的保存寿命。装订方式应能较好地维护文件的原始面貌。
B、选用装订用品应尽量降低成本,装订方式应简便易行。
目前常见的装订方式除传统的线装外,还包括:粘接式、穿孔式、变形材料、铆接式等。
(二)分类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选择年度、组织机构(问题)和保管期限作为通用的分类的法。
1、年度分类法。
(1)文件有多个时间特征的,分年度时,一般应以文件签发日期即落款日期为准,据以判定文件所属年度。取消了原有的按针对年度归类的做法
(2)跨年度形成的文件,如召开会议、处理案件等,如跨年度,则往往统一在办结年度归档,分类时也归入办结年度。
(3)几份文件作为一件时,“件”的日期,应以装订时排在前面的文件的日期为准。
(4)文件没有标注日期(内部白头文件),要推断准确日期或近似日期。
(5)有专门年度的分类方法,按专门年度进行。
2、机构(问题)分类法
机构分类法与问题分类法不能同时采用,而应根据机关归档文件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
(1)机构分类法
按文书形成或处理的承办单位进行分类。一般一个机构设置一个类,机构名称就是类名。一般领导机、,综合性机构排在最前面,再依次排列各业务部门。如先排办公室,后排业务处室、后勤部门等。
(2)问题分类法
实际工作中,大多参照本单位内部组织机构的职能性质来设置类别。问题分类法主观性较强,应慎重采用,特别是不要轻易打乱组织机构而先按问题分类。
(3)保管期限分类法
(三)、排列
1、《规则》规定强调“事由原则”,即同一事由的相关文件应当排列在一起。按事由排列归档文件,是“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一整理原则的体现。
事由是一个比较原则性的概念,界定有较大的灵活性。
2、排列方法
《规则》规定: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事由结合时间、重要程度等排列。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分两步。
(1)先按照事由原则,将属于同一事由的文件按一定顺序排列在一起。
(2)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不同事由的文件进行排列。
(四)编号
1、件号
件号即文件的排列顺序号。件号分为室编件号和馆编件号(件号应逐件编制)
(1)室编件号:即归档文件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的排列顺序号。室编件号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文件排列顺序从“1”开始标注。
在文件材料整理归档阶段形成。
(2)馆编件号:主要出于馆室街接的需要。
在移交进馆时形成。
2、编号项目
(1)必备项目:
A、全宗号
(2)选择项目:机构(问题)项
3、盖章:
(1)归档章的项目及填写方法
(2)归档章的格式:
规格为长45MM、宽16MM,分为均匀的6格,各项在归档章中的位置不得打乱。
(3)盖章位置:在文件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
(五)、编目
《规则》规定,“归档文件应依据分类方案和室编件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即应按照分类、排列结果,逐类逐件编制目录,以系统全面地揭示归档文件的全貌。
编目应以“件”为单位进行,在目录中一件也只体现为一条条目。如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在目录中只对复文进行编目。
1、归档文件目录的项目。
(1)件号
(2)责任者:应使用全称或通用简称,不能使用“本部”、“本局”、“本公司‘等。
(3)文号
(4)题名
(5)日期
(6)页数以文件中有图文的页面为一页,空白页不计。大张的文件或图表折叠后,仍按未折叠前图文的页面计算页数。来文与复文,正本与定稿等作为一件时,统计页数应将构成该件的各文件页数相加作为该件的页数。
(7)备注
2、归档文件目录的格式
表格可用横式也可用竖式,目录封面的格式应与目录的编制方式一致。目录及封面用纸幅面尺寸统一为A4型。
(六)、装盒
1、装盒要求
归档文件应严格按照件号的先后顺序装入档案盒。盒脊项目的设置必须与盒内文件归档章的项目相对应。
具体要求:
(1)不同形成年度的归档文件不应放同一档案盒。
(2)不同保管期限的归档文件不应放入同一档案盒。
(3)分机构(问题)的情况下,不同机构(问题)形成的归档文件不应放入同一档案盒。
注意:
A、应视文件的厚度选择厚度适宜的档案盒。
B、档案盒只是归档文件的装具,不具备保管单位的作用。
2、档案盒格式
(1)规格
处形尺寸 310MMⅹ220MM(长ⅹ宽)。厚度可设为20MM、30MM、40MM等。
(2)档案盒按摆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竖式和横式两种。从长远看,档案盒横放更有利于档案的保护。
(3)档案盒封面
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标明全宗名称(即立档单位名),下加双横线。
(4)档案盒盒脊项目
根据摆放方式不同,在盒脊或底边设置各检索项,包括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起上件号、盒号等。
注意:起止件号栏填写盒内排在最前和排列最后的归档文件的件号,其间用“一”号连接。
(5)档案盒制成材料
要求采用无酸纸制作。
备考表
放在盒内所有归档文件之后,用以对盒内归档文件进行必要的注释说明。备考表是机关档案部门对归档文件进行动态管理的有效措施。项目有盒内情况说明、整理人、检查人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