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教,不必盲目相信专家

(2009-11-30 10:16:31)
标签:

杂谈

吴同城

育儿

中农

奶爸

南通

早教

    

早教,不必盲目相信专家

    最近央视二套暴光了冯德全和他的《早教革命》,教育部也在11月18日发出声明,称从未聘任过儿童潜能开发顾问和科学教育课题顾问,从未组织、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编写《早教革命》,更未鉴定、推荐和倡导《早教革命》。并且提示人们:在儿童早期过早进行识字强化训练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关单位和广大家长应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这应当引起所有家长的高度关注,以下是央视二套报道的视频: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58722169493885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道是哪位“天才”发明的这句话,从此刺激了无数家长的爱子之心,也误导了一批人。

     这句话的核心魅力在哪里?

     在于中国已经贫穷懦弱了二百年,如今才刚刚富裕起来二十年。好象一个久被强盗骚扰的村子,即便强盗早就被绳之以法,村子里的人依然会保留着枕头底下放把刀的习惯,类似的恐惧,就根植在每一个普通国人心中,用在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上,所有的家长都怕孩子输给别人,由怕“输”,可以引申出国人的心态:希望孩子赢别人是关心孩子的表象,万一孩子“输”了,丢脸的是孩子的父母,孩子是好是歹事小,父母输不起面子才是“怕输”思想的真相。

     人类文明发展了几千年,“早教”两个字,终于被某些聪明的专家教授摆到现代人面前,“早教”两个字再冠以“科学”或者后面突破以“革命”,不由得你不重视。

   你想对孩子好么?你想自己的孩子胜人一筹么?你想把孩子培养成“神童”么?

   人家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教育”了,你家的准备等到什么时候?怕输吧?那你赶紧考虑早教吧!

   奶爸从冯先生的“早教革命”里看到这么一些字眼“五个月识字、三岁认识三千字(扫盲)、每个家庭都可以培养出“神童”,的确够蛊惑人的,一个月前,奶爸也看过他们的广告,很吸引我,并且准备认真研究之后购买,幸好还没等我来得及,就已经有国内最大的媒体帮着研究了。

    奶爸不敢全盘否定冯先生,人家从事了三十年的教育研究也是事实,甚至相当一部分理论也可以借鉴,运用。问题就出在,冯先生中了商业推广的毒,央视暴光的内容直指广告片本身造假。

    广告的发布过程,有媒体的审核(从业人员有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审核资格证),也有工商局广告管理部门的监控,可惜的是,只要广告主愿意造假,媒体的审核与工商局广告管理部门的监控等同虚设(也存在着某些造假的手段高,一时不易发现、辨别的因素),说到底,还是造假的风险成本太低,太多的商人愿意为了利益欺骗大众。假如冯先生不要那么“夸张”的宣传自己的科研成果,有一说一,事情也许就不会发生,更不会误导坑骗大量的宝宝与家长。

     如何教育孩子,成为“困绕”年轻家长的头等大事,要不要参加“早教”仿佛下手看不到底牌的赌局。奶爸个人认为“早教”肯定是要的,有个反面例子说,某人家,将孩子交给乡下沉默寡言的亲戚带,结果孩子变的木呆。其实,每个父母都会、都在做着早教,无非我们是无心之举,或者是不够专业、系统,人家卖钱的各种课程更专业些。现在网上可以找到的关于早期教育的信息,也很多,建议各位新爸新妈,首先不要否定“早教”的概念,其次不要盲目相信专家,尤其是打广告卖钱的教材、课程。我们要广为收集资料,但是一定要过滤,选择合适自己宝宝的。

     我们准备将孩子培育成一个怎样的人,目标也很重要。奶爸个人觉得,我们中国人活得很累,好不容易自己通过努力成家了,立业了,等孩子生下来,却仿佛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自己还没有好好活,就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望子成龙”是典型心态,人人都从骨子里觉得,自己的宝宝是天才、自己的宝宝是鲜花(好象人家的就是绿叶)。宝宝的外公认真问过奶爸,将来准备怎么教育孩子?奶爸回答:只要他健康快乐的成长,长大以后,有责任感,可以为社会有所贡献就可以了,并不具体希望他做什么职业、做成多大的成就、更不寄希望他回报我们(奶爸立此为据,希望说到做到)。

     印象特别深的是赏识教育专家周弘到南通来讲课,周弘的理想是:竭尽毕生精力,游学神洲大地,让赏识教育走进中国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每一所幼儿园和每一个社区。让所有的父母和老师都掌握赏识教育的方法,争做最杰出的父母和老师,培养最优秀的孩子和学生。

     奶爸的解读是:一,周弘是特别的例子,无法复制,更无法模仿,每个人都将走自己的路。二,追捧周弘的人越多,说明我们的家庭与学校的教育方式越有问题。三,周弘相当于补胎师傅,比补胎师傅更进一步的是,他除了帮助人们补救,还提供了预防知识,奶爸建议每个奶爸奶妈都去了解下周弘的理论,他的理念,不仅适用孩子的教育,用在与人相处一样灵光。

    周弘到南通来的讲课,几千人的剧院,座无虚席,人人听得都很投入、都很兴奋。奶爸估计,出门就忘记的,要占一半,睡一觉忘记的又占四成,所谓的孩子教育,不是买几张光盘、弄几套书,听几场报告就可以搞定的,能够运用的,才叫知识,否则就是一堆无用的资料。

    孩子的早教不要盲目相信专家,就算盲目信了,也未必有用,否则,人人都是专家了(这是奶爸自己的理论,可以批评),孩子的成长,还要靠我们自己,在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情况下,尽量多做对的,少犯错误,从古至今,教育就不是一个轻松的事,谁都别认为:“找到专家就等于走了捷径”。

 

 

早教,不必盲目相信专家

奶爸每天回到家的“早教”就是逗宝宝,奶爸“夸张”地笑,说话,宝宝的表情也会跟着愉快起来。

早教,不必盲目相信专家

宝宝一愉快,奶爸一天的工作疲劳就没有了,哈哈哈。

早教,不必盲目相信专家

图上的这只手,可不是奶爸的哦。

早教,不必盲目相信专家

宝宝很小就喜欢昂着脑袋。

早教,不必盲目相信专家早教,不必盲目相信专家

背上“驮”的,是宝宝的帽子,据说,不戴帽子的宝宝将来容易留鼻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