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治驼》《管仲不谢私恩》
(2009-11-08 19:10:02)
标签:
驼背封人边防人员愚人治驼管仲齐国 |
分类: 课外诗文 |
七上期末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愚人治驼
【原文】
昔有一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
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注释】
①媒:介绍,夸耀。②屣: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踩踏。③鸣:申诉,控告。
【问题】
1解释加线词。
(1)乃索板二片(取,拿来)
2文中的医生使用什么方法给人治疗驼背的?
去两块板,一块放在地上,驼背人趴在上面,在压一块在驼背人背上,然后跳上去使劲踩。
3读了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从病人角度,做事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看局部效益。
从医生角度,做事要有责任感,要对事物的本质负责。
【译文】从前有个医生,自吹能治驼背。他说:“无论背驼得像弓那样的,像虾那样的,还是变曲像铁环那样的,请我去医治,管保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杆一般直了。”有个人信以为真,就请他医治驼背。这个医生取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跳上去使劲地踩踏。这么一来,驼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了,但人也被踩断了气。驼背人的儿子要到官府去告他,这个医生却说:“我的职业就是治疗人的驼背,只负责把人的驼背治成直的,哪里还负责人的死活呢?”
管仲不谢私恩
【原文】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选自《韩非子》)
【注释】
①管仲: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宰相。束缚:被捆绑。
②道:行至半道。③绮乌:城邑名。④封人:防守边疆的人员。⑤因:于是。⑥适:若。⑦用齐:用于齐国,在齐国当官执政。⑧何以报我:以何报我,用什么来报答我呢?⑨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⑩且:将。贤之用:用贤明的人。
【问题】
1解释加线的词。
(1)适幸及齐不死(到)
2封人怨恨管仲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管仲不谢私恩,而考虑的是国家的利益。
3简要说明上文所含的道理。
一个人考虑的首位应是国家的利益,不应只顾私恩。
【译文】
管仲被捆绑着,从鲁国押到齐国去,走到半路又饥又渴。在经过绮乌城时,就向边防人员讨吃的。绮乌城的边防人员跪跪着把食物捧献给管仲吃,对他十分恭敬。那边防人员于是私下对管仲说:“你若到了齐国不被处死,在齐国当官执政,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呢?”管仲回答说:“如果像你所说的,我将任用贤才,使用有能力的,按照功劳行赏;此外,我还能用什么来报答你呢?”绮乌城的边防人员因此怨恨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