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潘国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2019-01-02 19:07:26)
标签:

潘国涛

书法

张传旭

分类: 书法汉字及中国文化

潘国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文章来源:右军书院 日发布期:2018-12-26 12:24:49 浏览量:53

http://www.youjunshuyuan.com/upload/ueditor/image/20181226/1545793114217779.jpg   

       看完了上海博物馆的董其昌大展,我问我的学生潘国涛:“你的硕士论文写的是董其昌,现在又看了董其昌这么多的真迹,你认为他的哪一件作品最能打动你?”潘国涛的回答出乎我意料之外,也在我的意料之中:“我觉得所有的真迹都不如展厅门口放大的《裴将军诗》,震撼!”

      董其昌的本性是轻淡、空灵,正如他所推崇的南宗画。展出的所有董其昌的作品,不论是绘画还是书法,都是一派江南的风光。其中一幅草书作品《试墨帖》,淡墨,笔如游丝,飞动,空灵,如松风水月,仅这一幅就可以看作是全部展览的浓缩。董其昌草书学怀素,忠心耿耿,孜孜以求,也正是因为怀素的轻与淡,合了他的本性,他的草书才有如此面目,真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学习草书,张旭是绕不过的高峰。张旭的草书是奇与壮,可以说与董其昌的本质正相反。我们看董其昌临的张旭的《古诗四帖》,其实是完全避开了张旭正面的特征,仅仅是以自己的轻淡之笔抄了一遍而已,充满无可奈何的情绪,完全不是什么实临意临的问题。要谈到意临,董其昌把张旭的楷书《郎官石柱记》临成草书,那是一流高手真正的意临,董临颜真卿的《裴将军诗》也是。

http://www.youjunshuyuan.com/upload/ueditor/image/20181226/1545795439246850.jpg

(张旭《古诗四帖》局部)


http://www.youjunshuyuan.com/upload/ueditor/image/20181226/1545795493282522.jpg

(董其昌临《古诗四帖》局部)

       颜真卿的《裴将军诗》,是壮观与奇观的合作,完全不对董其昌的路子。

      临成楷书,董完全不具备颜真卿雄伟壮观的建筑特质,临成草书,董又不具备张旭的汪洋恣肆冲破一切的神力。无可奈何之下,唯一可选的路子是行书。董临的这幅行书《裴将军》,也是在他所有作品中最具有雄伟之气的作品,特别是放大到整面墙,气势撼人,这是最高意义上的意临。当然,统一是做到了,其中的奇气却完全丧失了。与颜的《裴将军诗》比,平庸也是避免不了的。

http://www.youjunshuyuan.com/upload/ueditor/image/20181226/1545795562828525.jpg

(颜真卿《裴将军诗》局部)


http://www.youjunshuyuan.com/upload/ueditor/image/20181226/1545795694264043.jpg

(董其昌临《裴将军诗》局部

       说潘国涛的回答在我意料之中,是因为我知道颜真卿的《裴将军诗》也是潘国涛的最爱,他也学习、研究、临摹《裴将军》很久了。

       说起颜真卿的《裴将军诗》,不能不说是一件奇迹,以至于奇到很多人怀疑它的真伪。它是一件草书与楷书混杂在一起的“破体”之作,楷书确如颜真卿,雄伟如泰山,巍然不动;草书如张旭龙飞凤舞,势不可挡。如果选一件作品来代表整个大唐,那一定是和《裴将军》类似的作品,既有颜真卿雄伟壮丽的庙宇楼观,又有张旭飞腾于庙宇之上的祥龙瑞凤,无龙凤则庙宇不灵,无庙宇则龙凤空无所依。颜真卿的秩序就是他的信仰,张旭的自由,什么也不能阻挡。问题是,这秩序与自由要能和谐地整一在“一”之中。

       颜真卿的《裴将军诗》并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正是因为它没能做到整一,它不和谐,楷书与草书各行其是,秩序与自由左右冲突。这不能不谈到颜真卿与张旭的师生关系。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老师最大的快乐。问题是那老师得有配得上教这英才的资格,不然,“毁人不倦”的悲剧不可避免。伟大的老师遇到伟大的学生,真是千古奇迹。张旭,伟大的老师,吴道子,颜真卿,最伟大的学生,奇迹啊!张旭教出了一个画圣,一个楷书的“亚圣”,这样的老师能不伟大?张旭是当时的草书第一人,学生皆避其锋芒,一个成了楷书第一,一个成了画第一,还有这么善学的学生吗?

       颜真卿从其本性来说,是子路结缨之士。礼成为他内心强大的信仰,而这信仰外化为精严的笔法、雄伟的风格,体现出儒家信仰的威严肃穆,具有极强的仪式感。

       尽管张旭可以手把手地教颜真卿写草书,颜真卿可以亲眼目睹张旭挥毫泼墨,可颜真卿就是天生只能写楷书的大料。纵观颜真卿一生所留下的书迹,没有一幅草书作品,就是散落在行书中的草字也屈指可数。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裴将军诗》是颜真卿寻求突破的未成功的奇迹。秩序的肉身,无法跟上飞动的灵魂。

       潘国涛,初生牛犊不怕虎,想试一试。

      他当然是有备而来。他对颜真卿的楷书,一直是不离不弃,大字深刻,刻骨铭心。张旭的草书,尤其是《古诗四帖》,背临意临,实临默临,夙夜不懈。

      潘国涛在此基础上,也成就了他的《裴将军诗》。潘作首先以张旭《古诗四帖》的草书形式作基调,来解决颜真卿楷、草不能统一的问题,在整一性上得到妥善解决。这一点,就要比董其昌以行书来统一,要更好,使得诗歌的内容与书写形式更能够完美统一。正如公孙大娘的剑舞只适合用张旭的草书来表现一样。

       其次,潘作雄浑的风格基调,也与颜真卿、张旭、裴将军剑舞、裴将军诗很好地统一了起来。由于有了颜楷、张草的底子,这风格的表现也有了技术的保证,而更加自由奔放。对照董其昌,董正侧之间的笔锋转换,则要吃力多了。 

       尤其是,潘作在头三行中,如“战”字,“壮哉”二字,在正锋用笔的基础上,侧锋取势,流离顿挫,锋芒毕露,在笔法上,这就是张旭所谓“下笔必为楷则”,草书之楷则也。这一瞬间如电火雷光,万物必现。张旭与颜真卿《裴将军诗》的奇气,也在此灵光乍现。

      尽管潘国涛笔力扛鼎,雄伟之气也能接近盛唐,但后半部分一味滞重,缠绕,少了起承转合的变化,少了笔法上的清晰交代,不免臃肿而沉闷。如能把开始三行的精彩贯彻到底,那将是一件多么精彩的巨作啊!

      看了董其昌的展览,回过头来检查我们的创作,既能看到我们的缺憾,也鼓舞了我们的士气。“大丈夫该当如此”!“彼可取而代之”!

http://www.youjunshuyuan.com/upload/ueditor/image/20181226/1545795922506551.jpg

(潘国涛临《裴将军诗》)

http://www.youjunshuyuan.com/upload/ueditor/image/20181226/1545795971646778.jpg

http://www.youjunshuyuan.com/upload/ueditor/image/20181226/1545797621807907.jpg

http://www.youjunshuyuan.com/upload/ueditor/image/20181226/1545797635475607.jpg

http://www.youjunshuyuan.com/upload/ueditor/image/20181226/1545796262962376.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