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斗争

(2014-02-17 10:34:14)
标签:

文字

文化

分类: 书法汉字及中国文化

文化斗争

作者:顾彬

2014-01-30 09:51:18来源:南方周末

 

 

北京的诗人西川有一次告诉我,几年前他在美国逛过一个书店,发现书架上的中国诗歌选不包括1949年后的诗人。他对这个现象的反应很有意思,恐怕也有代表性,他说:“这就是西方。”不过,从欧洲来看这根本不是西方,这是美国。美国没有欧洲这类的翻译文化。如果当时西川从德国来看西方翻译问题,他就不会这么说。但他不会德语,而中国的日耳曼学界也很少介绍德语国家的当代文化。因为我们也不太喜欢吹牛自我宣传,大部分中国人都不清楚我们做了什么。

汕大文学院2013年11月底开一个国际研讨会,谈谈文学特别是诗歌交流的情况。先是一个加拿大诗人介绍他为宣传中国当代诗歌所做的工作,接着是我介绍德语国家的情况,我说任何一个中国当代作家,包括台湾、香港在内,如果重要的话,就会有译本,有些人会有几本甚至十几本。我个人可能已经翻译了100本,仅北岛就有5本。德国当代作家在中国跟中国当代作家在德国的境况可是天差地别了——没有一个活着的德语国家当代诗人在中国出版过哪怕一本书!你说这公平吗?

有一次某一个美国汉学家问国际汉学界的朋友,有没有某一本中国文学作品的译本。我告诉她有,是德文的。她很快跟我开玩笑:啊,你要求我们先学德语?

最近有另外一个汉学家出版了一本书,是关于通过翻译了解杨炼的诗歌。她谈的翻译都是英语的。虽然德语国家出版了杨炼的十几本书,她连一本也没有提到。我最近才知道,如果一个美国人说没有翻译,他的意思是没有英文译本。因为美国搞的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对他们来说我们不存在。但是中国人呢,为什么在内地、在香港也会有人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我们?从美国来看我们是想说明,我们不存在,我们的语言也不存在。

现在世界上好像只有一种语言,就是英文,只有一个文化,就是美国的。因此对中国诗人来说,好的德文翻译不如非常破的英文翻译。英语翻译是更重要的。因为我们是小国,德语是少数人说的。好吧,我们不再翻译吧。让美国人或者中国人多翻译。不过,他们会做吗?美国每年出版的书中只有百分之五是翻译书。德国每年出版的书百分之七十多是译本。这原本是好事,可是现在有人骂我们,说我们垄断翻译,不给别人特别是中国人翻译的机会。好吧,我不再翻译,我多写我自己的书。

我很明白,我们德国文人停止翻译工作会发生什么。过了几年以后美国与中国作家会诉苦: “你看,这些老外,他们不重视我们,这就是欧洲中心主义。”好像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是不对的。如果我们翻译,没有人注意,如果我们不翻译,我们算帝国主义。

我在汕头大学上课前后经常碰到孩子们,他们老打个招呼说:“Hello!”我不用日语回答,我说中文:你们好。孩子们把我们外国人看成美国人,我不管。我的研究生最近向我祝贺感恩节,我的问题就来了:因为感恩节完全是美国人的节日,跟德国没有任何关系。我也不会祝贺中国人樱花节,因为那是日本的。

美国离德国非常远。它不一定承认我们的文化,基本上是在跟我们进行一种文化斗争,想勉强我们接受他们的“American Way of Life”(美国生活方式)。但是我们讨厌它。我们老批判美国。这已经有50年的历史。在中国我还是要发现,连中国诗人也搞不清楚美国与欧洲的区别,这让我不知所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