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米芾的四个女婿
(2013-12-31 11:05:03)
标签:
转载 |
分类: 书法汉字及中国文化 |
米元章的四个女婿
蔡天启在《米元章墓志铭》中说,米芾有女出嫁乔襄文、段拂、吴激。另据《全宋诗》卷1317,米友仁有诗《自题山水》。有注云: “寓居大姚村妹家戏作。” 又《宝真斋法书赞》载米友仁《阳春词帖》,其后自题云:“泛小舟来平江大姚村,过谦之于庄舍。”知米芾还有一女嫁给了姚谦之。
以上四人,除姚谦之生平事迹一无所知之外,其他三人还真颇有些来历。
乔襄文,号僖老,高邮人,乔执中之子。乔执中,字希圣。与王安石友善。《宋史》中有一段评论:“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颜复、郑穆,醇然儒者,宜居师表。龚鼎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可见其名望之高。米芾曾经托这位亲家公,拿着自己的官告(委任状)作抵押,到越州去借王右军《越州寺碑》真迹。乔执中元祐七年正月至六月任起居舍人之职。六月改任起居郎,起居郎又称左使舍人。重阳节乔执中“贶尚方珍醴”,米芾有简答谢。父亲如此,但不知儿子乔襄文如何?
段拂(?-1156),字去尘,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徽宗大观元年(1107),中博学宏辞科。时米芾在礼部员外郎任上。于进士名录中看到“段拂,字去尘”,禁不住自言自语:“既拂矣,而又去尘,真吾婿也。”遂以女妻之。米芾辞世时,段拂为南 康军教授。丹阳人葛胜仲,任汝州知州时,认识段拂。其《丹阳集》中有《段拂教授字序》一篇。文章先从“拂尘”的本意说起,有尘埃应当拂去,故名拂字去尘,未尝不可。但是,葛胜仲认为段拂“气调迈往”,“分教三郡,所至人士皆喜之,慈祥粹和,与物无忤”,“岂复有尘可去哉?”换句话说,段拂没有什么缺点要改进了,再讲“拂尘”,没有多大必要。接着,葛胜仲又引荀子的话,谏争辅拂之人,是社稷之臣、国君之宝,因此建议段拂改字“光辅”或者“宝臣”。段拂可能经过慎重考虑,终于没有改字。入南宋,绍兴八年(1138)段拂知大宗正丞。历尚书礼部侍郎兼实录修撰,中书舍人,给事中兼直学士院。十七年,由翰林学士擢升参知政事。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二十六年卒。
吴激在米芾辞世之时,已经是承奉郎了。宣和四年(1122)至靖康二年(1127)间,使金被留,仕至翰林待制。《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载:“吴激,字彦高,建州人,吴拭之子。为米芾婿,绘事得米芾笔意,工诗能文,尤长于乐府。使金,以知名留不遣。授翰林待制。金皇统二年知深州卒。有《东山集》十卷。”《金史》称:吴激,字彦高,建州人。父栻,宋进士,官终朝奉郎、知苏州。激,米芾之婿也。工诗能文,字画俊逸,得芾笔意。尤精乐府,造语清婉,哀而不伤。将宋命至金,以知名留不遣,命为翰林待制。皇统二年(1142),出知深州,到官三日卒。诏赐其子钱百万、粟三百斛、田三顷以周其家。有《东山集》十卷行于世。“东山”,其自号也。
吴激的父亲吴栻,字顾道。熙宁六年(1073)进士。崇宁二年(1103)徽宗和高丽修好,派给事中吴栻出使高丽,曾著有《鸡林记》二十卷。自高丽回国后,任开封府知府,晋升工部、户部侍郎。后调宛邱知府。大观元年(1107)以后,历任苏州、陈州、河中及成都府知府,擢兵部侍郎,又以龙图阁大学士再镇成都。后以中山知府辞世。著有《论语十说》、《蜀道纪行诗》及《庵峰集》。
吴激在文学上,成就斐然。尤精乐府,与蔡松年齐名,时号“吴蔡体”。《竹坡诗话》云:“金九主一百八十年间,独蔡松年丞相乐府,与吴彦高东山乐府。脍炙艺林,推为吴蔡体。”吴激词,情调悲凉,风格清婉;蔡松年词,格调豪放。吴激词多作于留金之后,篇数不多,却皆精微尽善。虽多用前人句,但剪裁点缀,皆若天成。其代表作品主要有:《春从天上来·海角飘零》、《人月园·南朝多少伤心事》等。
魏平柱写于春树里
201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