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远在天边?
(2013-07-22 10:00:40)
标签:
幸福梦文化 |
分类: 杂谈随笔札记评论序跋 |
作者: 杨照
2013-07-19 09:59:55 来源:南方周末每个人平平实实有秩序地活着,不哭不闹不吵架不甩耳光不羡慕用钱堆出来的奇观
很多朋友,包括住在那里的朋友,都跟我说德国汉诺威(Hannover)是个很枯燥、无聊的地方。在汉诺威待了一个多星期,我告诉朋友们我极喜欢汉诺威,他们都还是露出怀疑、不可置信的表情。
我为什么喜欢汉诺威?我不得不认真问问自己。
首先,正因为汉诺威不是个观光地,在这里连非去不可的观光点都没有。没有观光点,也就不是我们平常习惯的“异地”,而是一个你只能生活、只能用生活态度与生活眼光来看待的地方。
而这里的人,那么干净、那么认真地生活着。刚到的第一天第二天,走在路上会有自行车从我们身边弯折行过,我们才意识到自己占用了和人行道并列的自行车道,然后不觉哑然失笑。这样的错误还真没道理,因为每一条马路上,明明都留了宽到可以让三个人并行的人行道,干嘛还要去占人家的自行车道呢?
这是一座让人可以好好走路的城市,这也是一座让自行车自然成为交通工具而不是运动工具的城市。人可以很自在地以相对缓慢的速度移动,也就可以活在相对清净、少有汽车废气的空气中。
到汉诺威之前,我们先去了科隆,见识到了大教堂后方商店街的热闹。在汉诺威,我们沿着车站走到歌剧院,台湾指挥家吕绍嘉曾经在此担任过音乐总监。绕过歌剧院,进入指南书上说是汉诺威最繁华的一条街。那是星期五的下午,路上摆着户外餐座、咖啡座,有些人悠闲地喝着咖啡,却看不到车水马龙,更没有人挤人的嘈哗。
女儿都惊讶地问:“汉诺威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并不是因为汉诺威的人口很少,我们后来了解了,而是汉诺威的人没有习惯一窝蜂地集中到同样地方去。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过着自己个别的日子。举目望去,看不到任何盯着手机的“低头族”,走路的人认认真真看着路,把初夏的天气、景色和街道上的声音,认认真真吸收进去;坐下来的人认认真真地把面前的人当一回事,好好一起说话,一起笑一起悲伤一起愤怒。
我喜欢汉诺威,因为喜欢这样如实具体看待自我生命的态度。在这座城市里,美好生活就在现实里;而不是远在天边(或者在电影里),另有一个让人更羡慕、更向往、更渴望的生活。
回到台北的第二天,刚好看了电影《小时代》的预告片,就更清楚为什么自己喜欢汉诺威了。短短两分四十秒的影片,甩了两个耳光、倒酒在别人头上再把酒杯重重摔破、拉扯摔鞋……我们以为人生的戏剧性就是这样。或者说,只有这样的戏剧性对中国社会有吸引力。但这真的不是什么美好、值得追求的生活,却被夸大成这个时代的特色。
有一种美好,跨越不同时代,一直值得去理解去享受去追求去创造──那是在汉诺威音乐院旁边的林子里,闲走半小时,和宁静却丰美的自然对话,感受自我内在的平和;走出林子,安心地发现外面的街道每个人平平实实有秩序地活着,不哭不闹不吵架不甩耳光不羡慕用钱堆出来的奇观。
(作者为台湾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