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古色特展》
这套册页共二十二开,前副页两开,题「小中现大」四字,款:「董其昌题」。二十二开尺寸不一,本幅分别以绢本与纸本,临摹十一位宋元名家的作品,包括李成、董源、巨然、范宽、王诜、高克恭、赵孟睢⒒乒⑽庹颉⑼趺捎肽哞丁6苑肆⑹⒍十、二十二开外,都有款为董其昌(1555-1636)的题识。
现代学者对这套册页的作者与董其昌题的真伪持不同意见,过去大多引用张庚(1685-1760)、王原祁(1642-1715)的记载,认为是王时敏(1592-1680)所摹,董其昌重录旧题。近年有学者深入研究,推翻旧说,论证画与题都是王翚(1632-1717)于十七世纪六○年代所为。1由于是忠实的临仿,不露画者本色,也无款识文字载记,因此后人有不同的认定。
此册代表了十七世纪董其昌与追随他的清初正统派画家,所认知的宋元绘画传统,其中部份原蹟,可以考知曾经董其昌收藏或题识,后来转入王时敏手,为了便于随身携带,研究与学习宋元人古法,王时敏本人或由后辈依照原蹟,忠实的绘制成缩临本,集合为册。王时敏的友人与学生,如王鑑、王翚、陈廉、吴歷等,都有类似的缩本(或粉本)传世。选展的〈临范宽谿山行旅〉、〈临巨然雪图〉、〈临王蒙丹台春晓〉叁幅塬蹟现藏本院,〈临王蒙林泉清集〉、〈临倪瓒林堂诗思图〉也仍传于今。对照塬蹟,可以看出临本忠实的程度。这类求真的缩临本集册对于当时画家学习古法,必然有很大影响,此外,也显示收藏者在画学传承上的自我认定。
1、此幅相传为范中立,特以范山头多作蒙茸草数,有相似耳。
顾此法乃不始于范,范画虽厚,亦与此幅门户不伦,谛玩之,其古雅简淡,有摩诘之韵,兼巨然之势,定是李营丘也。世人闻米元章欲作无李论,遂以李画皆题为范,痴人前不得说梦,此之谓也。戊戌六月廿叁日雨霁检诸画题。其昌。
2、北宋范中立 谿山行旅圖 董其昌觀。
3、范寬 谿山行旅圖 原作
4、董北苑 真蹟神品 董其昌鑒定
5、董源寒林重汀
6、董文敏公學董北苑天下第一。丁未禮白岳還,購之休寧洪氏其昌。
7、巨然雪圖 董其昌鑒定
8、巨然雪圖
9、佚名
10、倪迂題,元時畫,每稱房山鷗波,雖大癡叔明,猶下一格。
觀此圖平淡天真,7近於董米,與子昂並驅不虛矣。 董其昌題。
11、元 黃公望 陡壑密林
12、黃鶴山樵倣董源秋山行旅圖。秋山行旅圖先在余收藏,及觀此筆,
全從北苑出,實叔明未變本家皴時傑作也。丁卯子月十九日。
13、梅華道人真蹟。巨然衣缽,唯吳仲圭傳之,
此圖不當作元畫觀,乃北宋高人三昧。董其昌觀因題
14、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以畫法論,大癡非癡,
豈精進頭陀而以釋巨然為師者耶。張雨題。董其昌觀並書。
15
16、南都魏國有世藏賜畫二幅,一為董北苑,一為梅華道人。
關山秋霽圖,皆世之罕物,此即梅華筆也。
神品兼逸品,奇絕奇絕。董其昌題。
17、此吾鄉朱司成文石家藏也。司成元畫,此為黃鶴第一。
復歸顧光祿,轉入吳江鄒比部雲鵬。余從鄒之容得之,
足稱墨寶,當在青弁圖之右。乙丑仲夏。其昌識.
18、王蒙 林泉清集
19、王时敏 臨黃公望擬董源夏山圖
萬曆廿七年十六日易之曹任之,廿八年重展觀,亦十六日也。其昌。
20、王駙馬 煙江疊嶂圖
婁水王元美司寇所藏卷,余嘗借摹,
及是觀庵主筆,乃一變其法,以吾家北苑為宗,雖絹素黯淡,
神采舄奕,神品也。董其昌題。
21、子久論畫
凡破墨須由淡入濃,此圖曲盡其致,平淡天真,從巨然風韻中來,
余家所藏富春山卷,正與同參也。董其昌觀因題。甲寅年二月.
22、丙寅秋得之梁溪吳用之,丁卯秋歸之王璽卿遜之,
學山樵幾於過藍,意有未盡,使欲拔其幟矣。其昌.
![[转载]台北故宫《古色特展》 [转载]台北故宫《古色特展》](//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3、王蒙丹臺春曉圖
24、倪瓒
25、倪瓒
26、倪瓒
27、王时敏倣黃公望陡壑密林
此幅余為庶常時見之長安邸中,已歸雲間,復見之顧中舍仲方所,
仲方諸所藏大癡畫,盡歸於余,獨存此耳。觀大癡老人自題,亦是平生合作。
張伯雨評云: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以畫法論,大癡非癡,豈精進頭陀而以釋巨然為師者耶。
不虛也。庚申五月購之於吳門並識。
28、王时敏 倣黃公望臨董源夏山圖
黃子久臨董北苑畫二幅,一為浮嵐暖翠,在嘉禾項玄度家;一為夏山圖,
即此幅是也。子久學董元,又自有子久,可謂兼宋元之絕藝。
語云:冰寒於水。不虛耳。董其昌觀因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