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读王政先生《“老八张”听什么?》一文摘语

(2013-04-03 08:39:10)
标签:

转载

分类: 电影音乐摄影戏曲

1.过去古琴大师们弹出的琴音就是比他们更耐听、韵味更醇厚,这就是当前琴坛推祟“老八张”的原因。这就说明,传统音乐称“德成于上,艺成于下”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2.中国传统音乐演奏并非如西方音乐演奏那样——乐谱是演奏的依据,演奏只需根据乐谱标示的旋律在乐器上把它演奏出来就行了。这是一种单纯的思维模式,是一个单向单一的思维方向——即从乐谱到乐器音响,而中国传统音乐也同样有这样的思维;但与西方音乐不一样的是,除了这种思维——中国传统乐理称之为“按谱寻声”——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思维——自行发挥。

  中国传统音乐却是鼓励你超出乐谱规定范围的自我发挥,乐谱并不决定乐曲最终旋律。所以在中国传统音乐里,乐谱称之为“备忘”,而不是演奏的依据。它是一个集“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于一体的创造性工作,

3.古琴音乐好坏的标准是一个古琴家在长期弹琴过程中是否将乐曲作了自我的发挥和改变(流派也在其中了)、发挥的程度有多大、是否发挥得优美、耐人寻味、是否保持高雅的格局以利于人们道德的提升、是否让人们感叹、为之再三玩味。

4.要做到这样弹琴者重在于自身道德观念的增强、对经典的领悟和对音乐的感觉,而不是仅仅对演奏技巧的苦苦追求。一句话,古琴文化培养的是文人而不是艺人,如果我们拿艺人的培养方法和标准去做,根本就是南辕北辙,引人坠落,慎之慎之!
5.要学会古琴这种“修身养性”的品格,首要的是专研于琴学,并要对儒释道经典产生兴趣,经常阅读。在欣赏传统音乐时就不会把注意力光集中在音准啦、节奏啦、轻重缓争,表现内容等音乐旋律表面上了,而是直接深入古人音乐里深刻的内涵、情趣、志向等。这种音乐表达的内容是如此深刻,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由于中国当代音乐界的“全盘西化”的实际,中国传统音乐这种欣赏能力的形成并不能靠“学院式”传授的音乐知识或者欣赏法所能解决,而是靠自己努力地主动地经常将自我的情感溶入音乐中去长期“”出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