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传旭艺术与文化
张传旭艺术与文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598
  • 关注人气:9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照  在生活中享受文化

(2013-03-20 17:36:37)
标签:

创造

观众

文化

分类: 杂谈随笔札记评论序跋
                  在生活中享受文化

作者: 杨照

来源:南方周末 2013-03-08 
文化的创造面固然重要,但依照现实状况看,文化享受能力的培养,也许更重要。
多年前,我去美国大峡谷游览。开着车越过内华达州北上,黄昏时分到达大峡谷南岸,亲眼目睹科罗拉多峡谷的巨观景色时,感动得几乎要落泪。眼前的风光,和记忆中小时走中横,俯瞰鬼斧神工立雾溪谷的美景,跨越时空重叠在一起,所以让我如是激动。阳光一寸寸下移,天色由白而黄而红而黑,我都舍不得离开那可以观览大峡谷全貌的岸边。

当晚住在南岸的小屋,一早起来走出户外,奇怪的事发生了!我努力张大眼睛,却一点也感受不到昨天的那种情绪。大峡谷当然还在那里。千万年前就在,千万年后必然还在,可是突然之间,那景色好像变成平板的,我知道自己就置身大峡谷边,就在盯着大峡谷,可是却无论如何就是没有感动,感动不起来。

相反的是淡淡沮丧的感觉。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也不知道自己昨天怎么会那么激动。怅然进到旅馆的餐厅,点了早餐,埋头吃掉盘中食物,又喝了一杯咖啡,抬头透过落地玻璃一看,哇,多么神奇,窗外又是那个让人几乎要惊叫的雄伟奇景,一层层由科罗拉多河切割出来,深不见底的峡谷,阳光下,像是在我眼前跃动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马上明白了。是那杯咖啡,是咖啡因,长年喝咖啡习惯影响下,缺乏咖啡因的身体,感官封闭了一半,所以面对美景,我看了却等于没看到,也就感受不到。风景不变,变的是我自己,那么一点点咖啡因,就决定了庞然巨观大峡谷跟我之间的关系,就连那么大那么壮丽的大峡谷,我都会看不见。

这件事刺激我结束旅程后下定决心戒咖啡,但当然没戒成。更重要的,这件事随时在记忆里提醒我,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不会简单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自己必须有一定的准备,否则再美好的东西都进不了我们的感官系统里,不会真正被我们吸收享受。

多年前,台湾旅美钢琴家刘孟捷回台湾开音乐会,连续两天在台北音乐厅演奏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刘孟捷曾经历过传奇的起落,演奏生涯正要大起飞时,突然得了几乎致命的重病,靠强烈意志力才活下来,靠更强烈的意志力才完成复健能够重新演奏,这样的生命经验,明显进入了他对舒伯特音乐的理解与诠释,我还真没听过那么淋漓感人的舒伯特奏鸣曲。第一天正式曲目演奏完,孟捷竟然还安可加演了整本的《流浪者幻想曲》,四个乐章二十分钟,一个音符不少!

但是——台北音乐厅有一千多个座位,两天下来,我稍算了一下,应该可以坐到三千人以上的空间,一共大概只有四百个听众。一场两百个!

我心里很难过。不是替刘孟捷难过,人多人少并没有影响他全力以赴的态度,更没有影响他的演奏质量。我难过的是那巨大的浪费。美好的音乐,一逝不回的美妙时光,只有那么少人享受。很多台湾媒体都报道过刘孟捷的生命故事,但他用那样生命挣扎换来最珍贵的东西,那样深刻痛苦却又甜美的音乐,大部分人都没有来听,都没有听见。

要怎么样,才能停止类似的巨大浪费?现代世界的每一个社会其实都不缺乏文化资源,但是在文化上创造出的美好事物,却往往虚掷浪费了,没有办法被看到被听到,更没有办法创造感动。

文化的创造面固然重要,但依照现实状况看,文化享受能力的培养,也许更重要。用我自己在大峡谷的经验比拟的话,那就是要怎样找到那杯咖啡,让美景活过来,变得有意义。不然,就算到了大峡谷,就算拥有像大峡谷般的景致,都只能是浪费。

这是我想象的文化生活的关键角色。让文化进入生活,让生活里大家都能具备享受美好文化成果的能力,花十年工夫,或许不够培养一个刘孟捷,但应该够可以寻找、刺激出几千个几万个饥渴去听刘孟捷演奏舒伯特的听众吧?

(作者为台湾作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