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焦元溥  他示范了品味与坚持

(2012-11-10 12:06:05)
标签:

音乐

品味

文化

分类: 电影音乐摄影戏曲
他示范了品味与坚持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焦元溥 2012-11-09

不要掌声,不在乎比赛,专注于每一场演奏的诚实与完美,钢琴家安德索夫斯基为我们示范了品味与坚持

附庸风雅,非常简单。要有格调,却很困难。

“衣食足而知荣辱”,这话并不完全真切。许多经济状况不那么优渥的人,一样过着有格调与品味的生活。因为格调品味并不一定来自见闻,而是来自修养;而修养来自德性与知识,和金钱无关。

看看各类音乐比赛,或可了解一二。那么多音乐家粗俗地比大声比快速,不知羞耻地矫揉造作,完全忘了作曲家在乐谱上的要求,甚至忘了音乐是什么。

或有人说,听众就是如此,大家就是爱看这类把戏。演奏家不随波逐流,又如何出头?

的确,这是现实。但1990年的利兹大赛(Leeds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却出乎意料地跌破所有人的眼镜。

第一名,来自葡萄牙的皮萨罗(Artur Pizarro),技巧卓越出色,曲目宽广多元。虽然不是什么都能弹好,也倒下足苦功,现在出手就是肖邦钢琴作品全集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后者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还做了现场实况转播。

但皮萨罗并不是那届比赛发展最好的。至少得到第二名的德国钢琴家弗格特(Lars Vogt),在唱片合约和听众人望上就比皮萨罗吃香。

怎么会这样呢?在决赛中,弗格特选了舒曼《钢琴协奏曲》。而当年负责协奏的指挥,则是鼎鼎大名的拉图(Simon Rattle)。“我真是孤陋寡闻,”弗格特后来承认,“我之前并不知道拉图是何许人物。我在利兹遇见的,是一位非常年轻、充满活力与热情的指挥。我们在彩排时就一拍即合,个性极为投契。他对舒曼《钢琴协奏曲》有很多新奇想法,我们则兴奋讨论这些想法以及实现的可能。我那时甚至兴奋到不能成眠,脑中想的都是如何表现音乐和这些想法。”

那场演奏并不完美,至少弗格特在第三乐章犯了错,手指太快失了控,一时弹乱了一两个小节。“我那时突然乱了方寸,现场转播、比赛、评审等等压力一下子都回来了。正当我彷徨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时,拉图若无其事地给我一个手势,告诉我‘别管它!继续弹!’剎那间,我又恢复了信心和勇气,手指也回来了。”

若无失误,弗格特很可能会赢得冠军。但那样大胆狂放又充满细节与创意的舒曼《钢琴协奏曲》,却是前所未闻,转播当下便震撼全欧,也让弗格特立刻成为话题人物。“这场演出太独特、太具启发性,除了那记忆失误的两小节,我在台上根本忘了比赛、忘了评审,心里只有音乐。而这场演出到现在都还启发着我。每当我上台演奏,我都会问自己我要带给听众的是什么。是精准但没有想法的演奏,还是要忠于音乐和自己?”

比赛结束,虽是第二名,EMI唱片公司还是马上和弗格特签了约。拉图不但是英国最出色的指挥,更在阿巴多(Claudio Abbado)之后接掌柏林爱乐。弗格特和拉图保持联系,至今仍常合作。

但是,弗格特还不是那届比赛发展最好的。

拿到大唱片公司合约,又和柏林爱乐长期合作,居然还有人的演奏事业比弗格特更好?那会是谁?

那是一位在比赛中,连弹都没弹完的钢琴家。

他其实表现得很出色,一路过关。然而在准决赛演奏魏本(Anton Webern)的《变奏曲》时,没出什么纰漏,却只因为“自觉演奏不好”,竟然没弹完就下台,评审想让他进决赛都没办法。

这位钢琴家叫安德索夫斯基(Piotr Anderszewski)。他不仅没得到利兹奖,事实上也没在任何比赛中得名。多年过去,安德索夫斯基的个性似乎也没改多少。我在伦敦听他一场独奏会,安德索夫斯基演奏完了居然和听众说,上半场的巴赫《第一号组曲》自觉没弹好,所以现在要把整组组曲重弹一次当成“安可曲”。

这样的个性,真的能当演奏家吗?但事实就是可以。安德索夫斯基的锱铢必较不只表现在追求演奏完美上,更展现在对音色与音乐的深刻思索上,他是诗人也是哲学家。二十年来,安德索夫斯基的声望越来越高,现在更名列乐界最炙手可热的钢琴家,演奏和录音都深获赞誉。

不要掌声,甚至也不在乎比赛,专注于每一场演奏的诚实与完美,安德索夫斯基为我们示范了品味与坚持。而我也高兴,这样的艺术家终究能够得到世人肯定。2012年11月16日,安德索夫斯基要在星海音乐厅举行他的广州首场独奏音乐会。衷心祝福他演出成功,也希望如此独到非凡的声音,能够让爱乐者听进心里。

毕竟,安德索夫斯基能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音乐而已。

(作者为音乐学博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