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山西省博物院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中西美术与文化比较 |
“夏商踪迹”馆
商代青铜器:
这个觚最有特色的是底内的铃
漂亮的觥:
这个觥活像一只大鳄!
这只觥不仅造型独一无二,工艺也是一流的,且浑身上下都有纹饰。一般称其为“龙觥”,可我认为还是是一只鳄,称“鳄觥”更贴切。这也说明,两千年前,山西气候温暖、湿润,鳄鱼横行啊。
“晋侯霸业”展区的面积在山西博物院里面是最大的,不难看出,“晋侯霸业”是山西人民的骄傲。去年在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门口,看到“惟楚有材”的大匾,不由得佩服,湖南人民这一字之改,实有欲盖弥彰之意,“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从一个侧面表明自西周至战国的八百多年间,现今的山西省中南部一直处于华夏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并创造出璀璨的文明!
这下面也有铃铛
这件东西造型奇特,工艺精湛,可谓山西一绝!!!
饕餮纹灶具
“晋侯霸业”展区还有很多玉器,这些玉器应该全部是礼器,不是“把玩”之器,你想想,这人的脖子上面要是挂上了这么一串串的玉,就只能迈着四方步“行礼”了。
山西省博物院还有一个展区名为“民族熔炉”,主要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文物,其特点是展示了这一时期丰富多样的文化内容,文物的种类也比较杂,金器、铜器、陶器、石雕、木板彩绘等等,充分反映出中西方文化从来都是相互交流和影响的。
北齐武士俑
这一套人形席镇造型生动:
下面这个石柱础是1965年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为木制屏风的座础,共四件,主纹饰为四龙纹,浅灰细沙石质,通高 16.5厘米、方座边长32厘米、中孔径7厘米,雕刻精美,主纹饰是盘绕着的四条龙,两个有角,两个没角,有学者认为是表现“帝赐之乘龙,河、个二,各有雌雄”(《左传.昭公二十九》),且说明“龙分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