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中国文物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中西美术与文化比较 |
建成于1916年初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中国厅,是一座砖结构、圆形穹顶、无柱、高和“直径”约110米顶层建筑,自然光线从穹顶下的一周天窗中洒落下来,映照着墙壁上的巨幅壁画,散落的石雕、造像,三彩俑等各种文物,在这座西洋大厅产生了一种混合着东西方文化的异样魅力。
中国厅知名度最高的文物,当属出于陕西省礼县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飒露紫”是昭陵六骏中最杰出的作品,表现的是秦王李世民征王世充时,“飒露紫”中箭,丘行恭拔箭救主的史实。
“拳毛騧”缓步行进,是李世民征讨刘黑闼时的骑座。
陕西省礼县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坛
清代的碑
今刻昭陵六骏:另外四匹是“什伐赤”、“白蹄乌”、“青骓”、“特勤骠”
1918年5月7日,卢勤斋的来运公司一雇员致函宾大博物馆的乔治·高登馆长:“今天用卡车运出了两块浮雕,计划明天中午抵达费城,,,随函附上照片两套,我们将马的碎块一一编号,相信你们在拼合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由此可知,“飒露紫”和“拳毛騧”被盗并运往美国时已经破碎,他们是在宾大拼合修复的,之后,这两尊石雕成为宾大博物馆最重要的藏品,陈列于中国厅直至2009年2月。
下面是2009年2月前的“飒露紫”、“拳毛騧”(以下11图来自《文物》杂志)
2009年3月,宾大博物馆向中国唐大明宫遗址文物保护基金会发出邀请,希望基金会派出专家赴美参与“飒露紫”和“拳毛騧”的修复工作。修复程序主要是清洗、拆卸、钢衔接装置和浮雕放置基座的设计、修补、重新安装。
“飒露紫”三组件
“拳毛騧”三组件
石刻背面的凿痕
“飒露紫”侧面线刻图案
“飒露紫”断裂、缺失部位示意图
“拳毛騧”断裂、缺失部位示意图
修复后的“飒露紫”
修复后的“拳毛騧”
修复之后在博物馆展出的样子,我使用三角架隔着玻璃罩子拍摄的。“飒露紫”
“拳毛騧”
“飒露紫”和“拳毛騧”被雕刻在石灰岩石板上,“飒露紫”高169、长207、后40厘米,“拳毛騧”高165、长207、厚44厘米,重量均为4700公斤。。
说明:以上文字摘编于《中美专家联合修复保护昭陵六骏之“飒露紫”、“拳毛騧”》,《文物》2011.2
广胜寺壁画
辟邪与天禄之分:独角
辟邪与天禄之分:独角与双角
龙门石窟的唐代狮子?
宋代木雕观音菩萨
这个应该是明代得了吧,但是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