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焦元溥   无言之教

(2011-02-25 22:44:49)
标签:

布兰洁

文化

分类: 电影音乐摄影戏曲

                     无言之教
                                        焦元溥
转自:南方周末 2011-02-25 

 当年我的《小步舞曲》不见得比《触技曲》好,甚至我几乎可以断定, 我弹得最好的一定还是技巧艰深的《触技曲》。但布兰洁故意大力称赞表现音乐的《小步舞曲》,而对火花四射的《触技曲》只字未提,就是希望能在潜移默化间, 鼓励我往音乐更深邃处探索,追求艺术而非技巧

论及20世纪音乐史,有一个名字堪称如雷贯耳——虽然你可能没有听过她的演出录音,也找不到她的作品,但她却是音乐人不得不知也不可能不知的人物。
她,就是法国音乐教母,娜蒂亚·布兰洁(Nadia Boulanger,1887-1979)。
布兰洁天分奇高,学养博古通今。她更有一个奇迹般的妹妹莉莉(Lili Boulanger 1893-1918),音乐才华甚至还在她之上。只可 叹造化弄人,莉莉不到25岁就过世,让一手教她作曲的娜蒂亚,伤心之余竟决定从此不再创作,将全部才华用来教导后进,而她也因此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音乐 老师。
娜蒂亚之所以出名,一方面当然来自她的能力与才华。但较能力与才华更让人叹为观止的,则是她因材施教且循循善诱的苦心与智慧。
有次我访问法国钢琴大师罗杰(Pascal Roge),聊到他演奏的拉威尔《库普兰之墓》(Le Tombeau de Couperin)。我 称赞他演奏其中的《触技曲》(Toccata),那速度之凌厉快意,大概是所有录音之最。罗杰听了,突然若有所思:“我16岁时去罗马尼亚参加恩奈斯可钢 琴大赛,娜蒂亚·布兰洁是评审之一。那年我赢得首奖,极为风光,在法国马上就有了乐迷俱乐部。当我回到巴黎,也马上就收到布兰洁来函,希望我择期拜访。”
面见大师,罗杰无比兴奋。既是亲自找他,布兰洁大概免不了一番嘉许吧!当罗杰再次见到娜蒂亚,怎知她劈头就说:“比赛的计分方式是0-20分。你第一轮弹完,我给你打了0分。”
怎会这样?罗杰当时吓了一跳,根本不知该如何反应,却见布兰洁神秘一笑:“那是因为我觉得你弹得非常好,听众也非常喜爱你。我觉得你一定会有一番成 就,却怕你太早成名,在掌声中迷失。所以我才给你0分,试图阻挡你得名。然而,即使我打了0分,其他评审对你的演奏仍然给予极高的评价,所以你还是进了第 二轮,而我也就给你打20分满分了。”
后来,布兰洁就要罗杰常去拜访,更为他讲解、分析作品。为了纪念早逝的天才妹妹,娜蒂亚成立了“莉莉·布兰洁奖”鼓励新进作曲家,但在罗杰赢得恩奈 斯可大赛那年,她竟破例颁特别奖给他。“那是非常正式的场合,”罗杰回忆,“她颁奖时说:今年的‘莉莉·布兰洁奖’要给两个人。我要特别把奖颁给一位小男 孩,因为他演奏拉威尔《库普兰之墓》中的《小步舞曲》深深地感动了我。”
这个奖和这句话,却让罗杰困惑了三十多年。“在比赛中,我也弹了《触技曲》,可是布兰洁只称赞《小步舞曲》,对《触技曲》却只字未提。这是因为她不喜欢我的《触技曲》吗?但怎么可能呢?我弹得最好的,明明就是《触技曲》呀!”
直到多年以后,某天回想往事,已是国际著名大师的罗杰,终于恍然大悟——“我想,当年我的《小步舞曲》不见得比《触技曲》好,甚至我几乎可以断定, 我弹得最好的一定还是技巧艰深的《触技曲》。但布兰洁故意大力称赞表现音乐的《小步舞曲》,而对火花四射的《触技曲》只字未提,就是希望能在潜移默化间, 鼓励我往音乐更深邃处探索,追求艺术而非技巧。”是呀!如果布兰洁直接告诉罗杰,要他注重音乐而不要流于炫技,那不过就是长辈的一番训示,16岁男孩又怎会铭记在心?布兰洁刻意不说,却设下如此巧局,给了影响罗杰三十多年却也想了三十多年才能想通的“无言之教”,果然是名不虚传的伟大老师啊!
近日辽宁省省长陈政高率经贸代表团至台湾访问,为表示友好,将采购价值1300万元人民币的水果、茶叶等农产品和522万元人民币的鱼丸。大量订单 虽帮助养殖户,却也触动台湾敏感神经,网络纷纷讨论是否台湾“很快就没有台南虱目鱼、虱目鱼丸可吃”。但同时沈阳故宫也特选清朝珍贵文物124件,在台北 历史博物馆展出,则得到一致好评。两岸三通后,如何互相尊重、深化交流?如何在经济互助之外,从文化面深耕?布兰洁“无言之教”中的思虑、风度,或许能给双方一点启发。
(作者为音乐学博士候选人)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557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