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邓子滨  生命价值至高不怕强调一千遍

(2009-11-26 16:35:46)
标签:

矿难

生命价值

瓦斯爆炸

生命理念

信仰

杂谈

分类: 杂谈随笔札记评论序跋

          生命价值至高不怕强调一千遍
                                邓子滨
转自 南方周末  2009-11-25  

 

  致命43分钟 “如果管理到位,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黑龙江安全“示范”矿104死  

 

每次矿难发生后,我们都要追问:矿难何以发生?能否避免?如果根本不能避免,我们就不能强人所不能。不过,如果大家都承认,矿难虽不能绝对避免,但现在这样高频度的矿难无论如何都是不正常的,那么我们就应当反思如何避免那些不正常的矿难。
瓦斯,只有超过一定浓度后才会爆炸,而瓦斯的浓度取决于开采作业面和通风条件,作业面扩大必须相应地增加通风设备。而通风设备的增加,意味着成本的增加、效益的降低,以致使扩大作业面所获得的效益大打折扣。所以,如果对效益的追求成了最高追求,成为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驱动力,那么,只增加开采面不增加通风孔,就是煤矿管理者自然而然的选择。
这时,管理者对于自身利弊的理性盘算,就转化为实现经济效益、完成任务指标后所得之收益与发生事故、矿工遇难所生之弊害的比较。在这个比较当中,一个冷峻的问题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死几个、十几个、几十个、上百个矿工究竟“算”得了什么?如果这些矿工的生命是可“算”的,也就是,最后能以积极抢救的姿态、温馨的安抚和低廉的补偿来摆平,那么,私有煤矿的老板和国有煤矿的领导,都会服从于利益的驱动,屈从于生产的指标,从而使所有的文字上“完备得不得了”的安全规章制度化为泡影。如果真的是泡影那倒也罢了,那样的话,至少人们会清楚地知道没有规章制度,进而作出其他选择。
而现在,恰恰是还有这些规章制度,并且堂而皇之地摆在那里,这时候,矿工死于矿难,就像行人被撞死在斑马线上一样,都是死于对安全规章制度的信任。这是因为,如果他不信任这些规章制度,而又走下矿井,那他就是一种自杀行为。但是显然,每一位矿工下井之前都指望自己活着上来,因为他们相信有诸多的安全规章措施在保护着他们。现在他们回不来了,无异于这些安全规章制度欺骗了他们。多一次矿难,多一位矿工灵与肉的消失,就多一次证明:不能认真落实的规章制度,比之于没有规章制度,更可怕、更可恶,因为它从根本上摧毁了人们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措施等一切“安全指南”的信仰。
其实,任何规章制度都是靠人去实施、去落实的,所以,制度落空,就是制度执行者对民众的背叛、对国家的背信。背叛、背信无疑都要受到惩处,一个智力正常的人不会无端地选择被惩处,除非他觉得这种所谓惩处只是抽象的宣示。惩处是遥远的、或然的,而利益是切近的、必然的。所以,他们选择利益,甘冒风险。经验告诉他们,矿难没什么大不了,死几个矿工不过是像损毁了机器一样,可以折旧换新。我们也不时听到大小媒体、各色人等的“发展代价论”。问题是,谁在付出代价?
尤其令人不能容忍的是,“11·21”矿难所显露的安全规章制度空洞,不止于开采面与通风设备的关系问题,而是在瓦斯浓度危险警报后,在长达50分钟的时间里,几百名矿工的生命明显地、不折不扣地被漠视了。这种漠视是习惯性的,似乎可以归结为某种积弊的瞬间释放。这些积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我们习惯于赞美,不喜欢批评,自己不愿看到,也不想让别人看到我们社会还有不如人意甚至比较灰暗的地方。比如,《盲井》就是不受欢迎的影片,它所反映的草根阶层在生态圈边缘的痛苦挣扎,是不能作为主流文化的话题的。我们的神经已经变得相当脆弱,不断指责那些批评社会的人“别有用心”,指责他们“总是看到阴暗面”,以至于我们的社会形成了这样的潜规则:某些事是不能说的,说出某些人所共知的事实和道理,竟然可能冒失去自由的风险。
我们只是抽象地承认 “人的价值”,但是内心却真正认为“人命是有价的”。比如,城里人会不时听到开车人与行人对骂时最“牛逼”的豪言壮语:“别说撞了你,就是压死你,老子二十万摆平!”既然人命最终可以换算,也就可以定价,可以定价就意味着可以议价,可以议价意味着价格不同,也就有了人命的高低贵贱。毋庸讳言,身处矿井的人,不可能处于命价序列的高端。
这就意味着,我们缺乏的不是制度,我们缺乏的是理念,是对生命至高价值的信仰。技术和方法本身没有序列,生产规章和安全规章哪一个优先,不是一个技术和方法问题,而是一个理念和信仰问题。以生命为至高无价的人,在矿工生命面临危险的时候,不会考虑经济损失。但他究竟考虑过没有,对他来说是一个主观问题,对司法官员是一个证据问题,对广大公众是一个客观判断。那些事实上忽视了安全规章制度并造成了严重后果的人,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对生命的漠视。
我们不能不悲痛地看到,漠视生命的人在我们身边大有人在。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379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