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莎士比亚最有名的十四行诗 sonnet18

(2009-10-18 14:33:21)
标签:

杂谈

 

 莎士比亚最有名的十四行诗 sonnet18

 

Sonnet 18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我能否将你比作夏天?
我是否该把你比喻为(美好的)夏日?(这不是真的问句,只是修辞性的问句)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你比夏天更美丽温婉。

art=are, temperate=温柔的;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狂风将五月的蓓蕾凋残,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夏日的勾留何其短暂。
summer's lease夏日的租约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休恋那丽日当空,
Sometime在这一行的用法就是 sometimes,意思指有时候,跟下几行的 sometime 的意思不同;the eye of heaven 就是太阳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转眼会云雾迷蒙。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休叹那百花飘零,
这是莎翁十分喜欢使用的文字游戏,第一个fair指的是美好的人或物,第二个则是美好(的状态)。整行是说每一个美丽的人不久就会慢慢变丑(sometime 这个副词用来指过去或未来不确定的某个时候,这里的意思就是"过些时候")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催折于无常的天命。
untrimmed = 杂乱不整,意思指美人或因意外(chance)或是大自然无可避免的日夜交替与四季变换,美人终难免花容褪色。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唯有你永恒的夏日常新,
前8行皆是将情人喻为夏日后,说明情人因无夏日之缺点,因此更胜于夏日,本行起则直接描述情人的永恒美好。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 你的美貌亦毫发无损。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死神也无缘将你幽禁,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 你在我永恒的诗中长存。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只要世间尚有人吟诵我的诗篇,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这诗就将不朽,永葆你的芳颜。
十四行诗最后二行往往都是产生惊奇效果的诗句(punch lines)给人出人意表的文意总结,这里将对情人的赞美同时等同于对这首诗的肯定,甚至明指情人的存在是仰赖诗的存在

 

hath = have的第三人称单数现在式 (is having)
thy = your 你的
thou = 第二人称单数 you
thee = thou的宾格形式

网友译文:
若将夏日比你
你比夏日温柔美丽。
五月劲风吹动花蕾
夏天奏响序曲。

夏日有时骄阳如火
染红天际。
若美人红颜
悄悄飘入/幽静的沉寂。

而你若夏花灿烂
娇艳绚丽,
不会褪去
若诗咏叹。

地久天长
你如诗的生命/将随我的诗篇永远惊艳!!

文言文译文
美人当青春,婉丽自销魂。
焉知东风恶,良辰讵待人?
朝日何皋皋,暮色何昏昏。
众芳俱摇落,天意倩谁询?
我有丹青笔,腾挪似有神。
为君驻颜色,风霜不可侵。
丹青亦难久,罔若诗与琴?
延年歌一曲,万古扬清芬。

赏析
          传统的十四行诗都是以写男女爱情为主题的,如果不知道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有关背景,也许会把它的154首十四行诗全当成是写给他的一位女友的,其实,在前面的“诗人简介”中已提到,莎士比亚154首十四行诗中的前126首是写给他的一位男友的,这第十八首十四行诗当然也不例外,但我们不妨也可以把它当成一首爱情诗来读。这首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154首十四行诗中最著名的一首,无论是选集或是教科书,这首诗都在必选之列。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在于它有着双重主题:一是赞美诗人爱友的美貌,二是歌颂了诗歌艺术的不朽力量。其次就是诗人在诗中运用了新颖的比喻,但又自然而生动。
            诗人一开头就把他的爱友比作美好的“夏季”。英国的夏天相当于我国的春天或春末夏初,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风和日暖,枝头绿叶冒新芽,百花含苞待开放,大地充满一派生机活力(原诗中的“the darling buds”象征着生机和活力),迷人可爱。诗人把爱友比作“夏天”,其目的就是要唤起读者这样美好的想象。但是诗人觉得这个比喻还不足以表达他对爱友的赞美,因为夏天虽然温和可爱,但由于各种“偶然”原因,或因自然时序的变迁,
                                                   狂风会吹落五月的花蕾,
                                                   夏季赁期太短结束太快,
                                                   天眼的光焰有时会太强,
                                                   金面孔上常有阴云出现。
         换言之,夏天虽然美好,但不可能常驻,和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样,终会消逝。同样,他爱友的美也不可能长驻不衰。如何能使他爱友的美永不消逝,永远存在呢?诗人在9到12行中提到了诗的力量:
                                                  当把你写进了永恒的诗行里,
                                                  死神难夸你会在他影下徘徊。
         凭借诗的力量,他可以使他爱友的美永远存在,能征服一切的“死神”也无法对付诗歌的威力。显然,这是对诗歌艺术力量的赞颂,突出地表现了本诗的第二个主题,转折自然,衔接紧密,同时扩大了本诗的内涵。
          最后两行实际上是全诗的总结,只要诗行存在,他爱友的美就存在;诗歌不朽,他爱友的美就不朽。两方面都兼顾到了,既达到了高度赞美他爱友的美的目的,又赞美了诗歌艺术不朽的力量。
          这首十四行诗艺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生动,比喻新颖。诗人在短短的十四行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其中有反诘句(rhetorical question),有各种比喻,如暗喻(metaphor)、 换喻(metonymy)和提喻 (synecdoche),还有拟人(personification)和夸张(hyperbole)等。由于诗人运用了这些修辞手段,这就使得这首诗语言更简洁,形象更鲜明,蕴涵更丰富,从而大大加强了这首诗的表现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