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浅议连云港旅游业的发展——以连云区海滨旅游发展现状为例

(2017-04-11 19:58:52)
标签:

转载

分类: 休闲与旅游

一、连云区旅游资源概况及发展现状

1、连云区旅游资源概况

连云区是连云港市的东部港口城区,位于连云港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是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连云港港口所在地,全区总面积400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0万人,是江苏省唯一的海滨城区。连云区海滨旅游资源可以用山、海、港、岛、站、林、堤等七个字来概括。连云区拥有一系列全省乃至全国之最,拥有全省第一优质沙滩—连岛大沙湾浴场,全省5块天然海滨浴场全部在连云区,其中,大沙湾、苏马湾浴场已成为连岛度假区的核心景区;黄石嘴浴场已建成在海一方市民休闲广场;黄窝浴场成为凤凰湾景区重要组成部分;西墅海滨浴场已被列为滨海新城旅游区的重点开发区域。连云区拥有中国第一长堤—西大堤,全长 6700米,如一道长虹将连岛与港城联为一体,全面突破了连岛旅游开发道路瓶颈。连云区拥有中国最大核电站-田湾核电站,现在2台装机容量106万千瓦机组投入运营,20071月被列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我区开发核电科普游创造了条件。连云区是全省岛屿最为集中的区域,全省9座岛屿有7座在连云区,集中包括全省第一大海岛—东西连岛,全省唯一的海珍品养殖基地、海上鸟岛—前三岛,同时全省唯一的海港连云港也座落在我区,这就为发展海上深度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连云区海洋资源丰富,拥有全国最大的紫菜加工基地,渔民在长期的渔业生产中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淀了深厚的渔家文化传统,这就为我区发展以渔业生产生活体验为主的渔家风情游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连云区物产丰富,不仅有品种繁多的海鲜美食,而且有彰显区域特色的山林资源和优质林果茶,我区拥有两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红楠、楸树都是国家重点保护树种,盛产板栗、银杏等特色干果,云雾茶是江苏省三大名茶之一,云台山葛粉是仅次于长白山葛粉的上等佳品,这就为我区发展以山里人家为特色的生态游提供了条件。

从《山海经》中我们可看到连云区是历史上的“归墟”之地,是三江五湖的最终汇聚之地,有着众多的神话传说,是人间仙境。连云区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相传地藏王金乔觉在连岛登陆,开始修炼佛法之路;淮海第一丛林法起寺源于汉代,从镇寺三宝为汉瓦、金叶和硫球铜炉,就能看出其久远的历史,可惜法起寺因修建水库而拆除,现还留有子午亭、念佛成佛等遗迹;连云区还与唐太宗李世民、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清道光太子少宝两江总督陶澍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有了保驾山、万寿山、世外桃源、仙人屋等景点;也正是有了海上丝绸之路,才会有新罗村,才会把张保皋、圆仁等韩国历史上的航海家有机联系到一起,从而为我区海滨旅游深度开发提供文化支撑。

2、连云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推动连云港海滨旅游向高端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不仅要把握大势,更要认清自我。回首连云区海滨旅游发展,1994年全面启动以来,先后经历了狂热开发、有序推进和全面提升三个阶段。尤其是近年来,我区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按照做大产业、做响品牌、做精市场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旅游产品、旅游品牌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滨海新城为中心、连岛度假区和后云台山景区为强力支撑的“山、海、城”旅游发展新构架,形成了旅游六要素同步发展的新格局,使连云港海滨旅游成为周边地区旅游首选目的地之一。1998年,在连云港市各县区中率先成立了旅游局,成立了第一家旅行社—春海旅行社,年接待游客95万人次,旅游收入6.8亿元。2009年,全区形成旅游开发公司5家、A级景区3家、星级宾馆达到13家、旅行社30家、旅游推荐单位16家、专职导游员120多人,直接从事旅游服务的人员超过3000人,年接待游客突破36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40亿元。

⑴坚持旅游规划先行,山海旅游产品体系初步形成。连岛度假区在国际招标完成概念规划的基础上,先后委托上海规划院、英国阿特金斯公司和深圳规划院完成了度假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确立了打造东方风情第一岛的战略目标;后云台山景区按照“高起点规划,精品化发展”的思路,在完成后云台山景区总体规划、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邀请国家旅游局旅游研究院为景区量身打造二桅尖、万寿谷、悟道庵等景点的控制性详规,为景区精品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公岛游览区按照与连岛错位发展的思路,完成了高公岛景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同时,宿城景区总体规划、北崮山景区总体规划也相继完成,全区旅游经济发展正在由自主发展,转向自觉发展、科学发展。在规划指导下,我区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加快景区开发步伐,丰富景区内涵,实现了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延伸,突破了海水浴的单一产品结构,形成了海滨休闲、环岛游、海港游、山林休闲游、核电观光游、渔家风情游等新的旅游产品,山林观光游、渔家风情游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亮点。全区汇集了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块金字招牌。

⑵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海滨城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各景区累计投资5亿元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连岛先后建成连岛环岛路、海韵广场、海滨栈道、游艇俱乐部、4生态停车场,新建大沙湾游客休闲服务中心、豪华游艇码头,进行全面的绿化美化亮化,使景区面貌焕然一新。高公岛景区兴建了停车场、淋浴中心及相关服务设施,接待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后云台山景区将散落的景点串珠成线,建成了简易山林景区游步道等道路环线,积极对原有山林防火通道进行拓宽改造,提高了景区的可进入性,全区初步形成了依山就势的山海景区环线。把海滨城市建设与海滨旅游开发紧密结合,从城区道路入手,先后完成大港路西延、中山西路拓宽、新港城大道新建等主干道工程,延伸了海滨大道,实施了平山广场绿化、鸽岛亮化、西大堤路灯改造等一批美化工程,树立了良好的旅游入口形象。特别是胜利湖景观改造、北崮山大道、支五路、支六路、核心湖东侧道路、行政路景观桥、平山路景观桥建设等工程的快速推进,迅速扮靓了海滨新城旅游区,餐饮、娱乐、购物中心等配套设施陆续进驻,增强了旅游区的城市功能,各项目竣工后,海滨新城旅游区将成为吸引游客、展示海滨旅游形象的重要区域。

⑶坚持市场营销先行,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始终将开拓市场作为旅游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千方百计走出去,实行驻点营销、敲门促销,推行代理制、计人奖励制,推销连云港山海风光;锲尔不舍引进来,成功举办了十三届连云港之夏活动,先后成功承办了国际风筝节、国际沙滩排球赛、十运会等重要活动,迅速扩大了连云港海滨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了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国内市场初现四大城市组团,一是航空团,主要是上海市场,旅游旺季每周已有4-5个包机团队;二是火车团,主要是中原、中南直通列车的武汉、西安、郑州、太原等城市,接待游客数量和人均消费不断增长;三是汽车团,主要是上海、苏南的标准团、豪华团,已成为海滨旅游的主打市场,占接待总量的三成以上;四是自驾游,主要是商务游客和零散观光休闲度假游客,这是海滨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入境旅游初显四个入口,一是韩国国际班轮,年入境游客已近万人次;二是重点工程,主要是核电站,仅核电接待中心全年接待入境人数达6.7万人天;三是招商引资,主要包括已落户企业商务往来、邀请拟投资客商和观光游客;四是港口商务贸易,主要是业务人员来往、会议、会展等。2009年度,我区神州宾馆、香榭尔大酒店等饭店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54620人天。

⑷坚持优质服务先行,产业综合配套水平迅速提升。重抓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先后兴建了栖霞路步行街、中华路商业街、中韩商品城等一批特色街,改造了海棠路市场和海棠路海鲜一条街,引进了肯得基、苏果超市、苏宁电器、迪欧咖啡等一批上层次的现代流通业态,特别是调动民众发展旅游配套产业的积极性,引导民资向餐饮、宾馆服务、旅行社、娱乐、洗浴等行业集聚,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群。目前全区已有星级宾馆14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宾馆6家;旅行社30家;全区海鲜餐馆店已超过600家,其中连岛和高公岛渔家乐就多达120家以上,形成家庭星级旅馆46家;同时茶社、洗浴、娱乐等服务设施也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效益。尤其是锻炼培养了一批服务精英。目前,全区共有全国优秀导游员1名,省级最佳导游员2人、市级十佳导游4人,市级十佳服务员6人。

二、连云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按照做精旅游产品、做优旅游市场、做大旅游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连云区海滨旅游发展主动融入沿海旅游快速发展洪流,攻坚克难,强势推进,迅速成为我区重要的特色产业、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拉动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的内生动力。

1、坚持“旅游发展,规划先行”的发展原则。旅游业历来被称为“点子”产业、“注意力”产业和“创新”产业,旅游规划就是旅游业点子、注意力和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从连岛通过国际招标完成概念性规划开始,连云区先后完成了连岛度假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宿城景区总体规划、高公岛景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后云台山景区总体规划和总体策划、后云台山景区万寿谷-悟道庵-二桅尖游览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北崮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目前,后云台山景区世外桃源和大龙顶游览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已接近尾声,正是上述旅游规划的实施引领,推动连云区海滨旅游产业实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

2、强化“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发展理念。在城区实施史无前例的大拆迁、大建设,一系列旅游项目的实施,使景区开始向城区延伸,城区向景区加快拓展。连岛度假区开始了新一轮旅游策划规划,由景区建设转向打造东方休闲第一岛。以连岛为龙头,致力于塑造旅游产品新形象,首先是整合海滨旅游资源,修建海滨栈道,通过海蚀崖景观,将苏马湾与大沙湾联为一体。在此基础上推出游艇俱乐部、海上健身、渔家风情、综合娱乐等高端项目,跳出原有景区实施全岛开发,积极开展明斯克号航母引进工作,期待树立休闲度假区的崭新形象。后云台山景区开始新一轮整体开发,正以万寿谷、悟道庵、二桅尖、法起寺的开发为导火索,重新引爆山林生态观光游。设计新的旅游线路,将后云台山景区、连岛景区、港口工业旅游区和海滨城区串联起来,形成完美的“山海港城”旅游环线,向游客全面展示连云区的山海大观海滨城区形象。

3、推行“资本运作、滚动发展”的发展模式。1998年,连岛使用建设扶持资金开始,迅速形成了招商引资、争取上级资金、银行融资、个私投入和景区滚动发展五路齐进的良好态势。外来资本成为投资主渠道,成功引进了二十一世纪度假村、海上训练基地等投资过亿元项目,完善了景区的整体配套功能。争取上级资金2000万元以上用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还利用国债资金1000万元建设连岛环岛路。个私投资踊跃,为形成旅游服务体系提供了资金支撑。后云台山景区开发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发展模式,区政府成立开发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宿城乡、高公岛乡、云山街道和墟沟林场共同出资成立开发公司,各乡街和林场以林权出资,再通过市场资本运作将林权转为开发启动的资金,通过企业管理的方式推动景区的开发和发展。

4、实施“错位发展,整体营销”的发展战略。独特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最基本的要件,资源必须经过科学的整合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我们对全区各旅游景区的资源进行排查摸底,根据各景区的资源特点和区域位置,通过规划的指导,实施错位发展的战略。连岛度假区运用市场手段将苏马湾生态游、海滨栈道闲憩、大沙湾游乐、渔家风情、海上观光、海上健身等有机整合起来,推出休闲度假的崭新形象;将全区旅游资源错位发展、优化配置,形成连岛、高公岛、宿城、港口、核电站、森林公园协调相融的海滨旅游新形象;积极发挥旅游局政府牵头职能,推动景区、宾馆和旅行社加强合作,积极组团敲门营销,共赢发展,共同开拓市场。先后组织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到北京、西安、南京、上海、合肥等地促销,重点加强与当地旅行社对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加快连云港市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对加快产业发展,提升我市旅游竞争力的想法。我市近年来常提“主攻苏、锡、常,抢占宁、镇、扬”的旅游营销的宣传口号,而在省会南京,见的较多的是苏州及其他省市的营销广告,基本看不见连云港旅游营销广告的身影。休闲旅游是一个完全受消费者个人意愿所左右的产业,在这里,发生作用的纯粹是品牌的感情影响和促销的激励效应,随着休闲旅游市场发展日渐成熟,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我市旅游想要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在营销力、形象力和产品力上做好文章,整合资源,营造氛围,精心策划,强势营销,创造需求,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的、双向互动的关系。建议可将我市的花果山、连岛、东海温泉、渔湾四大优质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对外具有吸引力、杀伤力、震撼力的形象名片,切实加大旅游营销的力度和针对性(美国夏威夷2000年接待了700万游客,获得了110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与此同时,它拿出了5亿美元用于旅游促销,相当于当年旅游收入的5),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连观山看海、戏水泡澡,进而带动全市旅游产业整体的发展。

2建议以连岛度假区为核心,滨海新城、中央商务区为主体,争取设立连云港海滨旅游度假区。加快江苏沿海开发规划经国务院原则批准,标志着连云港发展正式进入国家战略层面。江苏沿海开发规划对加快连云港海滨旅游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沿海规划中提出要重点发展旅游度假区。连岛是江苏沿海地区设立国家级度假区的条件最为独特,最应成立全省沿海地区第一个旅游度假区。但连岛地处云台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因风景名胜区内禁止设立度假区,因此,连岛度假区至今连省级度假区都不是。建议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争取将连岛从云台山风景区中划出,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松绑。另一方面,如果从风景区划出不可能,跳出连岛的地域框框,争取成立连云港海滨旅游度假区。滨海新城旅游区已纳入全省旅游重点项目,可以把滨海新城旅游区、连岛西连岛等不在风景区范围的区域、中央商务区以及高公岛等作为度假区区域,重点完善滨海新城、中央商务区旅游服务、休闲度假功能,争取设立国家级连云港海滨旅游度假区,打造连云港海滨度假大旅游,走出连岛无法设立度假区的困扰,为打造知名的旅游城市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提供载体。

3、建议以北云台山旅游区为载体,争取设立北云台山国家生态旅游区。连云港云台山是一座历史名山,以云台七十二景闻名天下,而现在世人只知河南云台山,云台山在河南。连云港市以山海相拥而自居,而北云台山恰是凸显我市山海大观和山林景观的绝佳地点,身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三个金字招牌,目前,连云区正按照五大组团的开发思路,积极打造“灵山幽谷、世外桃源”的海上云台山旅游新形象。北云台山现有的资源条件特别是森林植被,在江苏沿海地区是其它景区无法比拟的,建议市旅游局从大云台山的角度开发云台山,争取设立北云台山国家生态旅游区,完善山海旅游产品体系,为成为名副其实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创造条件。目前,景区的开发思路、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都是为了建设一个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配套的以森林生态观光为基础,山地休闲运动为主的生态旅游区。

4、建议落实旅游重点项目和优秀旅游企业奖励扶持政策。我市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旅游业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旅游经济增长不断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增加,旅游产业的综合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旅游经济正在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基础。但我们仍应看到,我市旅游企业的主体仍停留在“小、散、弱、差”的水平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阻碍了我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建议市旅游局争取将连岛、北云台山、滨海新城等景区开发项目纳入国家、省沿海旅游重点项目,争取更多的扶持资金,帮助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帮助旅游景区做大做强。2009915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但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建议市旅游局尽快出台诸如《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明确对旅游业的具体奖励措施,如对新上四星级以上宾馆的奖励、对组织航空团、旅游专列、地接量较大旅行社的奖励等,奖励的额度可以参照其他省市出台的加快旅游业发展奖励办法,起到激励先进、带动积极性、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

 

 

                                                                                       〇一〇年十四月八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