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华电福新年报疑点重重
(2013-04-01 08:16:51)
标签:
816 |
分类: 个股 |
HK0816华电福新能源发布公告,拟4.3亿元买回2011年初以2.07亿转让给大股东华电集团的可门二期1200MW火电,可门二期今年1月单月利润超过0.5亿,即收购PE不足1倍!
当初816为什么在上市前要将可门二期卖给大股东,而2年后却又买回来?如果单从金额看,这2年一出一进816亏了2亿多元,但若从盈利能力的角度看,两年前由于可门二期仍在亏损,而今年1月利润已达0.5亿元以上,即年利润可能达到6亿,那么大股东为何又甘愿将到嘴的熟鸭子送给816呢?
=========================以下为转贴=============================
华电福新火电业务逆行业负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实习记者 王一鸣 王平禄
近日华电福新(00816,HK)拟以翻倍的价格向华电集团购回福州可门二期电厂。
对于本次溢价回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致电华电福新,证券部李先生表示,主要因华电集团曾对可门二期进行过增资。另外,在去年发电量上网电价上升、煤价下跌背景下,有专业人士质疑公司2012年火电业务经营利润与火电行业企业去年的盈利显著好转情况相悖,李先生回应称,火电利用小时数下降,挤占了一部分火电利润空间。
集团曾增资可门二期
资料显示,华电福新2012年6月赴港上市,大股东为华电集团。招股说明书显示,可门二期在上市之前原属华电福新资产,后因欠缺火电开发、发电的国家发改委批文被剥离上市资产。同时,根据避免同业竞争协议,华电集团承诺,华电福新享有收购可门二期的收购选择权和优先购买权。
3月26日晚间,华电福新宣布正就收购位于福建福州可门二期100%股权与华电集团进行洽谈,预计收购价不超过人民币4.3亿元。
招股书显示,可门二期2009年,2010年及2011年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16亿元,14亿元和27亿元,相当于华电福新总收入的21.8%,16.7%及28.1%。
华电集团网站显示,截至2012年底,可门发电公司实现盈利2.73亿元,今年1月份实现利润超亿元,创单月盈利新高。看来,华电福新本次回购该资产时机颇佳。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华电福新于2011年1月按现金约2.07亿元将可门二期的100%股权转让给华电集团,在卖出之后的2011年1月29日,可门二期与华电福新全资子公司可门发电订立委托经营协议,年管理费为200万人民币。换句话说,可门二期卖出后仍是华电福新在经营,时隔两年却需向华电集团翻倍购回资产。
对此,证券部工作人员李先生解释道,价格是根据评估标准来定,华电集团曾对可门二期进行增资,具体的增资情况,在股东大会之前,会有更详细的内容公告进行披露,此项收购需要等待股东大会批准。委托经营原因在于可门发电熟悉可门二期资产及业务,这样更具成本效益。
火电利用小时数下降
华电福新3月26日晚还公布了2012年年报,记者注意到,虽然公司2012年火电业务控股装机容量、发电量及平均上网电价同比分别增长29.3%、21.4%及4.5%,并且上、下半年火电业务收入均为22亿元人民币,也就是全年达44亿元,同比增7.2%,但火电业务经营利润同比下滑4.2%,为6.28亿元。
知名财务专家岁寒知松柏(网名,以下简称岁寒)向记者表示,上半年火电发电44亿度,下半年54亿度,全年发电量增长超20%,且去年下半年的煤价(特别是第四季度)较上半年下跌不少,岁寒进一步推算出公司四季度火电业务未实现盈利,这与火电板块盈利显著好转情况相悖。上海某事务所注册会计师阮先生对于上述换算逻辑也表示认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由于华电福新并未公布三季报,难以精确比较三四季度火电业务利润。但在今年3月21日发布的公司债券公告中,披露了去年1~9月份分项业务毛利情况,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火电业务毛利已达6.64亿元。
对此,华电福新证券部李先生表示,一方面公司火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另一方面水电发电量增长挤占了一部分火电利润空间。上述发债前9月数据未经审计,且该时点有些成本费用还未结算,相关数据以业绩公告为准。
事实上,受益于动力煤价格下降,电价上调,火电行业盈利回升态势十分明显,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内地A股火电行业201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128.54%,1~4季度单季净利润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6.39%、72.54%、59.56%、27.82%。
===========================以上为转贴===========================
两地会计准则差异调整
816的中报披露火电经营溢利2.6亿元,债券公告中披露的第3季度毛利约4亿元,而年报中火电全年溢利比3季度的毛利还要少0.36亿元,华电集团网站上的公告显示,今年1月份可门电站利润已经创出纪录新高,单月利润即已经超过2011年全年。难道,去年4季度煤炭价格暴涨接着今年1季又暴跌?还是说这其中存在利益交换的关联?
类别 |
中报 |
3季报 |
年报 |
4季度 |
4季度 |
水电 |
8.74 |
13.64 |
12.59 |
-1.05 |
0 |
风电 |
6.72 |
6.96 |
11.82 |
4.86 |
4.3 |
火电 |
2.6 |
6.64 |
6.28 |
-0.36 |
-1.3 |
其它 |
0.41 |
0.56 |
1.39 |
0.83 |
0.8 |
合计 |
18.46 |
27.8 |
32.08 |
4.28 |
3.8 |
备注:由于债券公告中的3季报与中报年报所采用的会计准则不同,故4季报为估计数。
对比3月份债券公告里的3季报,由于816发的是人民币债券,其公告中所附3季度的财务数据是按国内会计准则核算的,而中报和年报则按香港会计准则核算,故两者口径有差异,不能简单的直接对比。
香港的经营溢利包括了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也扣除了管理费用,接近于大陆的息税前利润总额;而大陆的毛利不包括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但不需要扣管理费用。
巧合的是,816的管理费用总金额与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总金额,无论债券公告中的3季报还是年报,两边正好都差不多,一正一负抵销。所以,总的毛利和溢利基本可以直接对比,但分类对比不太合适,不过我们可以将报表上披露的管理费用、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按适当的方法进行同口径归类后再对比。
816的营业外收入主要是风电的CDM收益1.34亿元,还有政府的补贴1.39亿元,这个补贴年报没有详细说明,大意是落后产能淘汰之类,所以应该与火电有关。
816的投资收益1.32亿元是出售可门港物流公司股权的一次性收益,由于可门港物流公司与可门火电厂靠近,控股投资方是福建能源集团,主要运输物资是煤炭,因此这部分股权出售收益应当归类为火电业务的溢利。
4季度火电亏损不合逻辑
然后,我们把管理费用按水电、风电和火电的收入比例进行分摊:
这样,4季度的水电是盈亏平衡无利润,基本可以接受,因为4季度水电确实是淡季。风电的毛利有4亿左右,不算CDM的话可能也有3亿多的毛利,而3季度无利润,这也说得过去,因为风电三季度是全年最淡的季节,一般是没有利润的。
而4季度的火电,毛利润是负1.3亿,这就说不过去了,就算1.32亿元的可门港物流股权出售和1.39亿的政府财政补贴只算一半在火电的头上,4季度火电也是盈亏持平而已。
816上半年火力发电44亿度,3季度30亿度(旺季),4季度24亿度比3季少,但比一、二季度多。而下半年的煤炭价格特别是第四季度,对比上半年跌了不少,所以按理4季度毛利润不应该为0或负数。
据统计,内地A股火电行业上市公司2012年1至4季度单季净利润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6.39%、72.54%、59.56%、27.82%,一至四季火电利润上升趋势明显,下半年的利润是上半年的2.3倍。816上半年毛利2.6亿,下半年才3.7亿,增长仅4成,而全年同比更是减少4.2%。
816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6%,三季度同比增长134%,4季度同比只增长11%,环比下降42%。而2011年4季度环比是增长12%的。2012年末还新增了600MW的机组,装机量增长30%。
816上半年燃料成本11.5亿,下半年14.9亿。上半年火电44亿度,下半年54亿度;上半年火电收入22亿元,下半年也是22亿元。即发电量增长了20%,发电收入没增长,煤炭成本却增长了30%,这合逻辑吗?
虚减利润有何意图?
所以,816有意虚减火电的利润是非常明显的。那么,虚减的原因是什么,是永久性的虚减了,还是时间性的短期调整或平滑呢?
也许,是816的管理层和流通股里接盘的基金合计,要把原本属于上市公司的可门二期按净资产价格买回来,但大股东可能不愿放弃到嘴的熟鸭子,所以把上市公司4季度的火电利润虚减,做为交易代价补给大股东?
又或者,816是想把今年的利润做漂亮一点,看到可门二期开始大幅盈利,就把它从大股东手里再买回来,然后拉高816的股价,来个高位增发再融资。反正大股东占了近7成股权,输送给上市公司的利润会以10倍的PE放大市值,而且出售可门二期本身也有盈利差价,大股东怎么算都不亏。
似乎,不管是什么原因,大股东都是有利无弊的。但是,做为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做为一个主要业务在福建并刚上市的新港股,我想,至少从事实上看,做短期业绩调整这种事,都是很伤市场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