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月孤山杏梅黄【原创】

(2025-07-15 11:24:30)
                         七月孤山杏梅黄【原创】
                                              /师子弦
              圣水宫中圣水凉,
           古刹悠悠三教光。
           又是一年仲夏时,
           七月孤山杏梅黄。
       四月中旬,我回大孤山的时候,正是杏梅花盛开的季节。整个大孤山下是一片粉红色的海洋,坐落在杏梅花树中的房子,像一条条船儿在花海中荡漾。鸟儿在杏花树丛中跳跃,蜜蜂在杏花上徜徉,姑娘们在杏梅花树下打卡,杏梅花的香味弥漫在古镇孤山的大街小巷.....
      古韵街上,想起了《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歌声。我敢保证,大孤山的杏梅花保准能酿出王琪歌中的甜蜜。
      6月26日,我陪战友、摄影家、画家、无锡日报记者王全大先生和张老师到大孤山观光,此时的杏梅还是一副绿色的模样。
      时光快的总是让人不可想象。7月11日,我陪省鹿业协会副会长牛坤先生到大孤山时,四月还是一朵朵粉红色的杏梅花,竟然涅槃成一个个硕大的杏梅。半隐半现在绿油油的叶子里,像一颗颗镶嵌在绿色丝绒上的金色蜜蜡。
      大孤山杏梅,果形扁圆、个大核小、皮薄肉厚、细腻如肌、香甜如蜜、柔韧多汁,实属人间难得的美味。如果你有幸吃到熟透了的孤山杏梅,那味道真是妙不可言。
      七月中旬的大孤山,集市上、超市里、公路旁,到处是摆放整齐的金黄色的杏梅。快递公司的仓库里,堆满了发往全国各地的印着“大孤山杏梅”的包装箱子。
      如果有人给你寄一箱大孤山杏梅,你一定是这个人心中最珍贵的朋友或最亲的亲人。
        大孤山杏梅不仅是大孤山的特产,也是大孤山的特色农业和特色文化。每年四月的“大孤山杏花节”享誉全国。仅2025年的大孤山杏花节,就有26万人次云集于大孤山。
      我小的时候,大孤山杏梅还没有形成产业,稀奇得很。我们屯里只有王之一家有两棵杏梅树。每年,还没等杏梅成熟,就被屯里的几个顽童给“偷”个净光了。其实不是偷,而是公然爬到树上去摘。因王之一家是富农,成分不好,他也只能忍气吞声。再说,在我们老家一直有一种小孩子偷瓜果梨枣不算偷的观念。
       提到大孤山杏梅,就不能不提起一个名字——聂乐信。
       聂乐信(Nielsen. Ellen),又名聂玉铭,译名艾伦.聂乐希思,1871年7月17日聂乐信生于丹麦,以17岁的花季年华来到中国。1898年11月定居大孤山,1929年加入中国国籍。
     聂乐信女士到大孤山后,建医院、建女校、收留无家可归的妇女......。为大孤山人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
      她见大孤山的黄杏果实小、酸味重、甜味不足,与丹麦的黄杏差距很大。于是,她突发奇想,将大孤山黄杏与丹麦的黄杏进行杂交改良。
       历时9年,终于培育出既优于孤山黄杏又优于丹麦黄杏的新品种。
鉴于新品种叶子的形状介于黄杏与青梅之间,聂乐信就给这个新品种命名为杏梅。
      1960年7月15日,聂乐信女士在距离她的生日还有两天的时候,不幸与世长辞,享年89岁。
      聂乐信女士终生未婚,没有留下子女,却留下了万世长存的孤山杏梅。
感恩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美德,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
      大孤山人没有忘记聂乐信女士,亲切地尊她为杏梅之母。
             2025年7月15日
   七月孤山杏梅黄【原创】
七月孤山杏梅黄【原创】

七月孤山杏梅黄【原创】

七月孤山杏梅黄【原创】
(聂乐信女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