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字的文化含量【原创】

(2025-05-26 16:43:00)

                      字的文化含量原创

                            文/师子弦

我喜欢静字,常写静字也常受朋友之托书写静字

我钟情于静字,盖因静字的文化含量非常强大。

静字的最佳诠释莫过于被儒家奉为经典《大学》原文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用现代汉语来表述:知道停下,才能笃定笃定之后,才能安静;安静之后,才能思考;思考之后才能有所得(慧与智)

不难看出,止—定—静—安—虑—得”逻辑缜密的递进关系

在这六个递进关系中,最值得探讨的是最后一个“得”字。所谓“得”就是得到“慧”,即佛家所说的“慧根”。

在佛家眼里,慧与智是分开的。佛家认为“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所谓慧,‌核心是强调内在的‌感受力、领悟力及洞察力‌;所谓智,主要是侧重外在的‌思维能力、判断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儒家认为“静能生慧”。《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延乎答问录》:“盖心下热闹,如何看得道路出?须是静,方看得出。

所谓静,只是打叠得心下无事,则道理始出。道理即出则心下愈明静矣。”《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曾国藩的老师唐鉴,送给曾国藩一个“静”字。说:“若不静,省身也不密,都是浮的,总是要静……最是静字工夫要紧。”

      可见,古之圣贤,十分看重“静”字。

      所谓静,是指心态。心态之静,在乎没有杂念。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认为静是修为的最高境界。

静包含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

生理层面:通过“坐如钟、站如松”等形体训练培养静心耐力。

心理层面:以“天理制人欲”(王阳明语)克制贪念,达到“心平气和”。

明代吕坤提出“定火”概念,认为平衡身心之“火”方能德业双修。

      当今社会,有人为生活而奔波,有人为牟利而奔波,有人为谋权而奔波。所以,浮躁就成了人皆可得的流行病。病情的轻重因人而异,对一部分人是可治之症,而对有些人,则是难治之症,但绝不是不治之症。

静就是治疗浮躁的秘方良药。

      子弦曰:放下杂念,能静自安!

2025.5.17

 

“静”字的文化含量【原创】

“静”字的文化含量【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