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晏子的外交道德(缩写版)【原创】

(2025-03-07 20:23:51)
                    晏子的外交道德【原创】
                                                   /师子弦
        晏子是春秋时齐国宰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与外交家。
    晏子的外交风采令人叹为观止。世人常常赞叹晏子的外交智慧,却往往忽视了晏子的外交道德。
    为了更好地了解晏子的外交道德,我们不妨说说晏子的三个外交故事:
      .《折冲樽俎》
      晋平公想攻打齐国,为了探清齐国的虚实,就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范昭。正值酒酣耳热之时,范昭借着酒劲儿对齐景公说:“大王,请您给我一杯酒。”齐景公让侍臣用自己的杯给范昭斟酒。范昭本应把齐王杯子里的酒倒进自己的杯里再喝,他却接过齐景公的杯子一饮而尽。
      范昭用齐王的酒杯饮酒,是大不敬行为。晏子看到后,并没有厉声斥责,而是不动声色地对侍臣说:“把这个酒杯扔掉,给大王换个酒杯!”晏子的这种做法,既给了范昭的面子,又没有破坏宴会的友好气氛,还彰显了齐国的大国风范。
       范昭也是个聪明人,回国后对晋平公说:“现在还不是攻打齐国的最佳时机,我用齐王的杯子喝酒,试探了齐国君臣的反应,结果让晏子识破了。”
    晋平公觉得齐国有这样的能臣,与齐国开战,没有胜利的把握。于是,就放弃了攻打齐国的计划。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称赞晏子:“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赞扬晏子在换杯之间,阻止了一场来自千里之外的战争。
     .《晏子使楚》
     晏子出使楚国,接待的人让晏子走侧门。对于这种侮辱性的举动,晏子不是愤然抗议,而是从容地说“使狗国者走狗门。”这让楚国的接代官员很是尴尬,只好请晏子从正门入宫。见到楚王时,楚王指着假扮齐国的小偷,问晏子:“齐国人都喜欢偷盗吗?”晏子明知小偷是楚人假扮,但并不揭穿。而是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异也!”
    楚王显然没占到便宜,反倒是自讨没趣,却非常钦佩晏子的智慧与风度。一改傲慢姿态,尊晏子为上宾。
       .《晏子使吴》
     晏子出使吴国,在谒见吴王夫差时。侍从高喊:“天子召见!”晏子惊愕不已。当时,周朝虽已名存实亡,但天子仍是周王独享的称号。
      晏子马上反应了过来,这是吴王夫差在向他炫耀国威。于是,就假装没听见。侍卫又喊道:“天子召见!”晏子仍不予理睬。侍卫没有办法,直接走到他跟前,一字一顿地说:“天子请见。”晏子故意装作惊诧的样子,问道:“臣受齐国国君之命,出使吴国。谁知晏婴愚笨至极,竟然走错了方向,走到天子的朝廷上来了。麻烦问一下,在哪里可以见到吴王?”
       吴王夫差听到门人的禀报后,无可奈何,只得改口:“吴王请见!”
       面对外交场合的一次次挑衅与侮辱,晏子既没有“举行记者会”表示抗议,也没有进行唇枪舌剑地对骂,而是不卑不亢、巧以应对。不仅避免了无谓的争斗,还赢得他国的尊重。既维护了个人的人格,又维护了国家的国格。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聪明有种,富贵有根”准确地说“德为聪明种,善为富贵根”。
    晏子的外交风采源于晏子的外交道德。而晏子的外交道德又源于晏子日常的行为品德。
      在齐国,晏子是家喻户晓的正人君子,身居相位不纳妾,俸禄虽高不铺张,走路不仰视,坐车总俯首……
    亚里士多德说,“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晏子同时具备了“智慧德”与“行为德”。
       外交乃国之大事,外交的基本功能是趋利避害、广结善缘、化敌为友。
    外交道德是外交的定盘星,在外交活动中,假若没有外交道德做定盘星,所谓的外交智慧就会沦为胡搅蛮缠的伎俩,所谓的外交辞令也会被传为笑柄。
      如果没有外交道德,不仅会把国际关系搞坏,还会把国家搞得只有敌人没有朋友。
        2020.05.20初稿
         2025.03.07修改
             晏子的外交道德(缩写版)【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