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65212687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韵味意中出,字美苦中求——我的学习书法之路【原创】
(2024-03-24 08:59:00)
韵味意中出,字美苦中求
——我的学习书法之路
文
/
师子弦
书法是我的业余爱好,在书法上能有一点点进步,得益于小时候的书法艺术熏陶和书法的基本功训练。
我家对门的邻居盖乐庆老先生,曾就读于私塾,真草隶篆无所不精。书法水平闻名乡里,每当春节或哪家有红白喜事之时,都会前来向他求字。老先生无子嗣,待我如同己出。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常在在老先生身边,看着老先生挥毫泼墨。
大约是我五、六岁的时候,老先生让我拿毛笔写“大小多少”四个字。老先生见我拿笔的架势还挺有范的。于是,就手把手地教我写字。
小学三年级开始上书法课。班主任和书法老师是杨永远老先生。杨老师个子很高,不苟言笑。他的书法肃然庄重,俊朗挺拔,兼有柳颜二人的风格。
杨老师教我们临摹柳体。他说,柳体是书法的基本功。上书法课的时候,杨老师还会冷不丁地抽学生手中的毛笔,检测学生执笔是否有力。
那时,老师批大楷作业,是用毛笔蘸红色墨水,哪一笔或者哪一个字写的合规,老师就给圈个红圈,我的大楷作业圈的红圈是最多的。
书法不仅字要美,还要有韵味。我的体会是:韵味意中出,字美苦中求。
如何把书法写好?我的经验是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读贴,就是经常翻阅先贤的字帖,不方便携带的就放在办公桌上,有空就阅读;方便携带的就放在旅行包里,在火车上、飞机上阅读。读贴的最大好处是把先贤的字形印在脑子里。
二是意临,就是把记在脑子里的先贤字形,用意念默写。用意念默写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把握先贤字体的神韵。
三是指摹,是指在没有纸笔的前提下,在坐着时,用手指在腿上、桌子上写;躺在床上时,用食指在肚皮上、在床单上默写;走路时,用食指在空中写。因此,常常会被路人误认为我的精神不正常。
四是临帖,就是临摹先贤的字帖。把字写得规范是书法的最基本的要求,临帖就是学习书法不可或缺的步骤。我临帖时,经常临到眼睛发花,手腕发软。
五是交流,就是与书法大家、名家做朋友,取众家书法之长。我与多位书法家结为莫逆之交。其中不乏书法大家和名家。如丁一先生、姚俊卿先生、曾鸿先生、于泉洲先生、于永吉先生、李学俊、程毅强先生等。众多的书法界朋友,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书法经验。
在下的拙字见于《书画艺术报》、《书画英才报》、《中国书画家报》、《
2023
年全国书画名家优秀作品集》和《艺脉传承、时代风尚》个人书法作品展集。
书法要写出古韵今声,是要有些国学功底的。因此,古人的典籍,今人的文献都成了我的必修课。
我对先贤书法的态度是:既学古人、遵古法,又不拘泥于传统。先贤的书法就总体而言都是经典,但并不是每一个字都是经典。古人的书法作品中不可避免地也有败笔,不可把古人的败笔也视为经典。这样,会使当代书法走上歧途。
让人认的、懂的、爱的,是我书法创作的六字口诀。
最后要特别说明一下,我的书法很不入流,还请同行方家不吝赐教!
2024
年
3
月
20
日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练字三幅,敬请赐教【原创】
后一篇:
书写《茶趣》、《墨趣》、《只争朝夕》三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