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林逋与李白谁个真清高?【原创】
(2024-03-01 14:31:52)
林逋与李白谁个真清高?【原创】
文/师子弦
唐宋时代是中国诗词的巅峰时刻,诗人辈出,群星璀璨。在唐宋诗人里,人们总是把苏轼与李白相提并论。民间有一幅楹联:“清风明月苏东坡,诗酒神仙李太白。”是说苏轼与李白两个人的才气、秉性、品格如出一辙,是、论诗词的成就也难分伯仲。
今天,我要把宋代另一个诗人与李白PK一下。
这个宋代诗人不是别人,是被誉为“诗书画三绝”的林逋。
说起林逋的名字,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如果说起“梅妻鹤子”这个成语典故,很多人都很熟悉。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诗人。后人称为和靖先生。
林逋出生于儒学世家,才华超群,却又述而不著;本有万贯家私,却又自甘贫困;出仕机会多多,却终身不仕;爱慕者众,却单身未婚。常与梅花、仙鹤作伴。他说,梅花就是自己的妻子,仙鹤就是自己的儿子。所以就有了“梅妻鹤子”的美誉。
林逋虽然单身未婚,却写了一首很美的爱情诗: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头潮已平。
(《相思令•吴山青》)
林逋,勤于书画,却作而不著。诗画作完,就随意丢弃。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留下来出书,让后世的人看看?他却说,我已隐居匿迹,哪里还会想以诗词来闻名于一世,何况后世?幸有爱其诗者,录存了他300多首诗词。
林逋生活在诗人辈出的南宋,却生性孤傲,少与往来。早年游历于江淮等地,后隐居于西湖孤山。
林逋才华横溢,通晓古今,却无意于官场。范仲淹、梅尧臣都先后多次推荐林逋做官,都被林逋谢绝。宋真宗闻其大名,赐粟帛。并诏告当地官吏,每年对林逋进行劳问。林逋自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反观李白,虽然一生多在山水之间,却始终都没放下当官的勾勾心。他那句被捧上天的“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句,一向被认为是李白清高的佐证。其实,这句诗是李白屡屡求官不得的牢骚话而已。
不信你看:
开元八年,李白十八岁,便去渝州拜见刺史李邕,希望能得到李邕赏识,结果却遭到李邕的冷遇。于是,李白就愤愤地写了首《上李邕》的诗,最后两句写道:“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发泄对李邕的不满。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正月,李白为唐玄宗献上著作《明堂赋》。也是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在长安郊外西游,巧遇唐玄宗在狩猎,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学界认为李白的《明堂赋》与《大猎赋》都是为求官而作。
是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张卿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玉真公主得道成仙。借助玉真公主得人脉,李白一步步地接近了皇城官场的上层人物,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贺知章、张旭等人。说明李白也深谙步入仕途得密码。
公元756年,李白接受了永王李璘得邀请,成为永王李璘的幕僚。李白在永王军营里为李璘写了组诗《永王东巡歌》。
李白为唐玄宗、玉真公主和永王李璘写的诗赋,脱不了谄媚的嫌疑。
由此可见,你能说李白清高吗?
我并不诟病李白想当官的心愿,大丈夫当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只是李白不应该“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林逋是屡屡被邀请做官而坚辞不就,李白则是屡屡求官而不得。两人谁个真清高,虚实立判。
在这篇文章里,我无意抑李扬林。只是客观地将两位诗人做一下比较。
比较的结果是:论诗词,我很喜欢李白;论人格,我更喜欢林逋。
2024年3月1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