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听一个受骗者讲“因果报应”的故事【原创】
(2023-10-18 17:54:35)
听一个受骗者讲“因果报应”的故事【原创】
文/师子弦
“害人的人不是现世报,就是隔代报。没有谁能逃过这个因果定律。”
这是一位久违的朋友,在与我见面后,说得一句感同身受的话。
对朋友的这句话,我不想评论对与错。我只想知道他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10多年前,我的这位朋友的朋友S找到他。说自己发现一个能年赚千万的好项目,但自己投资能力不够,要请我这位朋友和他一起投资,做这个项目。
S带他在江南某地考察这个项目。考察之后,我的这位朋友也觉得这个项目确实很好。就给这S投了800万,其中有300万是用他的一栋房产做抵押贷的。
没想到S收到他的投资款后,并没有去搞项目,而是拿着他的钱跑路了,并把手机、QQ等所有的联系方式都关闭,谁也不知藏到哪里去了。
我的这位朋友也报案了。但压根不知道S躲在哪里?即使找到S的藏身之地,去抓S的花费也不小。他的房产被拍卖,公司破产。一下子由富翁变成了穷光蛋,哪里还有能力去S?
他从另一个朋友那里得知,S骗走了他的钱一半用于偿还赌债,一半用于挥霍。即使抓到S,也拿不到钱。
另外,S还有老婆和两个孩子,如果把S抓了,S肯定要被判刑,他的老婆孩子谁来养?两个孩子还要背负“罪犯”子女的社会压力。
一想到这些,我的这位朋友心就软了,也动摇了把S送进监狱的想法。
他想,如其把精力放在抓S上,还不如重打鼓另开张。于是,我的这位朋友从被骗的苦恼中解脱出来。一面给别人打工挣钱养家,一方面找机会东山再起。
8年后,我的这位朋友又成了一家中型企业的老板。而S却在6年前因车祸中去世。对S的死,他很是惋惜。转念一想,难道这是报应吗?
这位朋友还给我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他被骗后,有人在微信里,把他拉进了一个“受骗者互助群”。在群里他还听到了另一个貌似报应的事。
有一个科技人员,发明了一项专利。还没等他申报专利,就有一家外地公司找到他。要与他合作,并答应给他30%的股份。并劝他不要把这项技术申报专利。说一申报专利,技术就会泄漏。这位科技人员很听话,真的就没有去申报专利。
合同很快就签订了。合同中既没有违约赔偿条款,也没有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条款。却有一项“甲乙任何一方因不可抗力无法履约,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条款。
这家公司拿到了技术资料后,迟迟不购置生产设备。
几个月后,这家公司就以公司申请购置设备的贷款没有被批准的“不可抗力”,撕毁了合作合同。
过了近一年的时间,这位科技人员又找了一家合作公司。
这家新的合作公司,为了核实这位科技人员提供技术的先进性和唯一性,就在网上搜索。不搜不要紧,一搜吓一跳。这项技术已经有人申请了专利,并已初审合格。
令人惊诧的是,申请专利的不是别人,正是第一个找这位科技人员合作的公司。
这位科技术人员一听,如五雷轰顶。他找律师咨询,律师说看了合同,告诉这位科技人员:你受骗了,按照签合同条款,这个官司你根本打不赢。
一气之下,这位科技人员病倒在床,不久就抑郁而死。
听人说,那个骗取这位科技人员知识产权的人,生了个孙子,因难产缺氧患了脑瘫症。
讲完这两个故事,我的这位朋友就十分感叹地说了文章开头那句话——
“害人的人不是现世报,就是隔代报。没有谁能逃过这个因果定律。”
我相信,这位朋友讲的两个故事是真的,但是不是“现世报”与“隔代报”,我不敢认定。至于你了信不信,那就悉听尊便。
文章写到这里,本该打住,索性再多说一句——
人最怕患病的地方不是眼耳鼻舌身,而是良心。身体患病尚可医,良心坏了则无药可治。
相信因果关系人都坚信——孽债是一定要还的。
因此,一些受害者,常常寄希望于冥冥之中的“现世报”与“隔代报”。这种心态是无知?还是无奈?
如其相信因果报应如影相随,莫不如拿起法律这个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3年10月18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