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古.冰轮悠悠依绮楼【原创】
——步曾鸿先生韵奉和
文/师子弦
冰轮悠悠依绮楼,
遥见东坡思子由。
冠冕抵罪救兄命,
渑池怀旧解弟忧。
手足情深世道暖,
天下义重和谐酬。
我愿人心如明月,
阴晴圆缺皆通透。
癸卯中秋,喜收曾鸿先生大作《七律·杯中月影总长留》,为中秋佳节增添喜庆之气。
每逢传统节日,都能收到曾鸿先生的隽永诗作,令在下感动不已。遂草就《七古.冰轮悠悠依绮楼》奉和,并祝曾鸿先生及家人佳节快乐!
2023.9.30
附:
七律.杯中月影总长留【原创】
文/曾 鸿
蟾光清透挂西楼,
萸翠枫红满目秋。
金桂初开香犹烈,
湖波浅荡解闲愁。
凭栏遥望云笺寄,
独倚阑干念父酬。
今夜躬身求玉兔,
杯中月影总长留。
菊桂飘香,枫叶渐红,大雁南归,月圆人聚,秋风轻拂面,杯中透蟾光。中秋佳节,赋七律一首,祝文善兄及家人中秋节快乐!曾鸿
2023.9.29
注1:冠冕抵罪。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打入死牢,苏辙上书愿以自己的官职为其兄苏轼抵罪,虽未被恩准却也感人至深。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职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注2:渑池怀旧:北宋嘉祐六年,苏轼赴任陕西路过 渑池(今属河南)。其弟苏辙难遣手足之情,写了首《 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苏轼遂写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赠与苏辙。这首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全诗动荡明快,意境恣逸,是苏轼七律中的名篇。
注3:曾鸿先生是诗人、书法家、曾任大连(国家)某著名疗养院副院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