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罗刹海市》按图索骥式的解读不可取【原创】

(2023-07-29 12:53:24)
           对《罗刹海市》按图索骥式的解读不可取【原创】
                               /师子弦
    最近,刀郎先生的歌曲《罗刹海市》,海潮一般地刷屏网络各大平台。刀郎的粉丝也井喷一般地剧增,作者本人也在其中。
    这是自王琪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之后的又一波音乐狂飙。京剧版《罗刹海市》、黄梅戏版的《罗刹海市》、歌星们的各种翻唱纷沓而来。无数网红争先恐后的诠释着《罗刹海市》的歌词。一种普遍的说法是:刀郎的这首歌讽刺的是华语乐坛的“四个人”。
   当家的叉杆儿唤作马户,十里花场有诨名,这句歌词暗指杨xx,说每日蹲在窝里把蛋卧……,又鸟不知他是一只鸡。这句是暗指那某,说“未曾开言先转腚是暗指汪某,说勾栏自古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是暗指高某某。
    这种解读,似乎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但在笔者看来,这种诠释似有牵强附会之嫌。
    明朝才子、《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词作者杨慎,在他的《艺林伐山》里讲了一个按图索骥的故事:
    说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有一个叫孙阳的人,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同时还配上各种好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父亲书上说的经验去找,一无所获。于是按书中所画的图像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画的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孙阳说:父亲,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对刀郎《罗刹海市》的解读,无异于孙阳的儿子的按图索骥。
    这种按图索骥的解读违背了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暨文艺创作的真实性、概括性和想象性。
所谓文艺创作的真实性,是指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这是艺术创作的魅力和基石;但艺术的真实又有别于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要具有艺术的吸引力和审美的征服力。
    所谓艺术创作的概括性,是指塑造的艺术形象要经过集中、提炼、加工、化合,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具有鲜明的生动性和高度的普遍性。
艺术创作的想象性,是指艺术的再创造,就是作家在创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来自生活的素材理想化、抽象化,形成一个新的艺术形象。
    因此,作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一旦形成,它就不再是原型,而是原型的升华,成为某个社会群体的代表,
    比如鲁迅笔下的阿Q,你能说阿Q是某一个人吗?仔细看看,哪一个人的身上没有阿Q的影子?阿Q这一形象,是艺术创作的真实性、概括性和想象性的最典型的体现。
    反观刀郎的《罗刹海市》里的“马户”、“又鸟”、“转腚”和“勾栏”,这些艺术形象,可能源自生活中的某个或几个具体的人,但在《罗刹海市》这个文学作品里,马户、又鸟、转腚和勾栏,就不再是单一的某个人,而是成为超出了生活原型的群体艺术结晶。
    在笔者看来,刀郎的《罗刹海市》批判的是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而不是某几个人。这才是《罗刹海市》的格局、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所在。
    把超出了生活真实的艺术形象硬说是某某人,这是不仅对艺术形象的曲解,也是对作家(刀郎)的伤害。那种把《罗刹海市》说成是刀郎的十年复仇,这种说法是对《罗刹海市》这首优秀歌曲的格局、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贬低,也是对作为音乐人的刀郎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的贬低。
    刀郎的《罗刹海市》是具有大格局、大视野的,是对美丑颠倒社会现象的批判,而不是有些人说的是个人恩怨的发泄。
     对《罗刹海市》按图索骥的解读,是一种典型的错误思维,也是一种文化暴力。在客观上挑拨了刀郎和某些同行的关系,误导人们把文艺传作当成个人恩怨情绪宣泄。
     不得不大声棒喝——
     对《罗刹海市》按图索骥的解读不可取!
                2023729
                 对《罗刹海市》按图索骥式的解读不可取【原创】
                                 对《罗刹海市》按图索骥式的解读不可取【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