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的“前世今生”
文/师子弦
猪年除夕将近,小年那天,我献丑写了一些福字送给亲朋好友。
“福”字是中国人的最爱,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门上、墙上、车上、柜上、箱上、缸上......,凡是应贴福字的地方都会无一例外的贴上福字;亲朋好友之间,求福送福好不热闹,时为“接福迎祥”。
古往今来,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工商学农,无不钟情于“福”字。人们何以对福字如此酷爱?因为中国人太渴望幸福了。
据百度百科解释——

“福,会意兼形声字。从河南殷圩出土的甲骨文图(A)看,“福”是双手虔诚地捧着酒坛(酉)敬神(示)的形象,是用“手”、“酒”、“示”三个部分组合成的会意字,原是以酒敬神,祈求福祐(万事顺遂)的意思。
从上列甲骨文的字形看,它的左半部的上面是个“酉”字,是个盛酒的容器,这是“酒”字的最早雏形。左下半部分是两只“手”(又),表示双手捧着一个酒樽;它的右半部分是个“示”字,代表祖先的神主;整个字的意思是会意双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献,求得神主保佑。
《说文解字》在解释“福”字的意义时说,“福,祐也。”“祐”就是赐福、保佑的意思。“福”字发展到金文阶段,又有种种不同的形式。首先是该字的左右结构换了个位置,“示”由右移到左,而“畐”由左移到右,同时金文比甲骨文还省去了捧酒的两只“手”。
如图(B)的“福”,捧酒坛的双手省掉了,酒坛样子也讹变了。
图(C)的酒坛子有了更的大讹变,并且已放到“示”的右旁来了。
图(D)在“酉”、“示”的上头还加上房顶屋盖,表示在家里敬神祈福。
图(E)的讹变最大,“示”放到酒坛下面,两边平添了两个背对背的人(这背对背的人就是“北”字),作为“福”字表音的声符。
到了秦代的小篆图(F)阶段,背对背的二人省去了,酒坛子竟讹变为“畐”(fù,读副),于是“福”便成为以“示”表意以“畐”表音的形声字了。
以后便以这一小篆的构形作为基文,发展成为图(G)的汉隶和图(H)的楷书,而“畐”也作为“富、副、幅、辐……”等形声字的声旁,一直沿用到今天。”
福是什么?什么是福?
健康是福、平安是福、家和是福、无忧是福、开心是福、有朋是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福!
2019年元月30日







(以上福字是本人拙笔所书,献丑了)
加载中,请稍候......